第68章:赤气覆月,兵变覆没(1 / 3)

就在武旦犹豫着该如何回复母亲的时候,宫门外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传来。

旋即,上官婉儿疾步进殿,附在武则天耳边轻语了两句。

武则天顿时神色大变,快速走到窗前,抬头观月。

果然,一轮圆月当空,殷红如血,触目惊心。

血月!

武则天倒吸一口冷气,顿觉浑身冰冷。

她不敢再看,转过身来,龙颜大怒。

“这浑天监养了八百号人,都是干什么吃的?速传他们来见!”

武则天的话音刚落,早已候在门外的王监正战战兢兢的进来了。

他一入殿,就跪下请罪。

“微臣失职,未能提早预测血月之相,还请陛下降罪。”

武则天只冷冷瞟了他一眼,并未说话,只在殿内来回踱步。

一时间,大殿里寂静无声,沉默里有一股肃杀之气。

大冷的天,王监正大汗淋漓,却不敢去擦一下。

他知道,今天这轮血月,可要了他的老命……

——

古代敬畏天地自然,信奉天人感应,而崇尚君权神授的帝王,则比平民更在意天相。x33

为了巩固政权,看透国之兴衰,历代帝王都会成立掌管天文历像的机构,随时预测可能发生的事情。

武则天对此更是重视,在全国搜罗奇人异士,短短几年就把浑天监扩充至八百余人。

察天文,稽历数,凡日月星辰、风云气色之异,都在浑天监的职责之内。

作为“天意”的解释和传达者,浑天监在某些关键时候的发言要比一品大员的话更有份量。

遇到祥瑞之相,各种阐释鼓吹,自是皆大欢喜;遇到天有异象,若无破解之策,日子就不好过了……

对于这次血月之相,浑天监其实早有预测。

不过,民间素有“日月有异,必有祸乱”的说法。

尤其这冬至时节,又遇血月之相,实属大凶之兆,至阴至寒之相。

它兆示人间正气弱,邪气旺,怨气盛,戾气强;风云剧变,天下动荡……

自古,赤气覆月,兵变覆没。

永泰元年四月,天现血月,三天后大司马王敬举兵作乱……事后五个月,齐明帝薨。

次年,南齐东昏侯登基,八月血月再现,举兵的始安王萧遥光被诛……

所以,对于“血月”现象,历代帝王都是唯恐不及,一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