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59 终于找到你(3 / 6)

忧的人自然会将注意力从生存转移到如果提高生活质量上。

“我们还是交流下如何排雷吧——”卡洛斯不想争论这个问题,环境不同,对待生活的态度自然也就不一样。

关于排雷,这一点都没有什么疑问,在俄德战场,军犬参与排除的地雷有四百万颗。

从这个角度上说,每天一顿肉也真不过分。

南部非洲这边的军犬作用更大,尤其在巡逻警惕上,军犬的作用比哨兵强多了。

狗的听力是人的16倍,它能听到的最远距离大约是人的400倍,狗不仅能排除爆炸物,甚至能监测癌症。

“俄罗斯军犬在排雷上的能力绝无仅有!”契科夫有信心,不就是比赛嘛,谁怕谁。

顺便说一句,在刚刚结束的第一届打耳光大赛上,契科夫排名第一。

不止契科夫,排名前三的都是俄罗斯人。

南部非洲人不是抗打击能力弱,而是不想被动挨打。

同样是在刚刚结束的拳击比赛上,南部非洲远征军的官兵包揽前五。

很多人的印象里,俄罗斯人个个都是门板身材,身高体胖,近身肉搏天下无敌。

其实都太刻板,南部非洲人在近身肉搏的时候,表现比俄罗斯人更强。

关键还是生活水平。

到1945年,俄罗斯进入战争状态也已经第四年,这四年不说生活极端困顿,大部分俄罗斯人的生活是受到战争影响的。

南部非洲没影响,官兵们身体素质不仅没下降,反而因为整个社会的尚武精神,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不管是平均身高,还是体重上,南部非洲远征军都占据优势。

“呵呵——”卡洛斯更有信心。俄罗斯是高加索犬打天下,警戒、防爆、护卫全能。

>

南部非洲更专业,针对不同犬种的能力进行强化,结果就让契科夫的表情有点难堪。

“让它们直接撕咬,这才能真正反映出军犬的能力!”契科夫看样子恨不得赌点什么。

卡洛斯果断拒绝。

**你们那高加索,狗头比人头都大,站起来比人高,一顿饭造三大碗,看长相就很俄罗斯。

“交流,重在交流——”卡洛斯见猎心喜,把高加索这种狗交给俄罗斯人喂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