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12章(2 / 3)

话,依旧有点哭笑不得。

估计大部分人都喜欢银子吧?给了银子,自己喜欢什么酒可以拿银子去买,有啥不好的呢?

有时候真不太理解老爹杨华忠的那种想法。

“然后我又说,不给银子的话,我派人去附近的镇上买些东西送去于家,作为谢礼咋样?”

“可我再次被咱爹和咱娘一块儿拦下了,用他们的话来说,人家前脚绑了咱,后脚咱就去买东西来答谢,搞出一副速战速决偿还情分的感觉来了,给人感觉也不太好。”

“说白了,爹娘啊就是为了让于忠他们知道自己记住了这个情分,所以回家之后过了几天,这才准备谢礼,如此显得尊重。”

“就好比酿酒,榨油,都要沉淀沉淀,才能醇香绵长,嘿嘿……”

杨若晴把清单收好,送小花出了院子,看着她走进三房院门,杨若晴这才转身回屋。

隔天一早,是荷儿出嫁的日子,天麻麻亮,隔壁四房就忙活起来了。

老杨家各房的人都陆陆续续往四房赶,杨若晴虽然也起床了,但她不需要去四房帮忙,她今天是以亲戚的身份,早上全家过去四房恭贺,在四房吃早饭。

等到上昼,骆铁匠还要以媒人的身份去李家村吃酒席呢!

这会子早上,杨若晴起床后,就开始去前院准备运输队往于忠家那边送年货的事。

家里的浆洗和灶房烧热水啥的,铃兰和芍药去做。

打扫庭院,兴旺和平安的分内事。

杨若晴因为提早去了前院,而寝房里团团圆圆还在睡觉,所以蓉姑过来陪着孩子们。

如此一来,骆铁匠和王翠莲也能轻省很多。这让杨若晴再一次感受到人多力量大这句话的真谛。

前院,杨若晴从运输队点的四个兄弟已经到位了,杨若晴将清单递给其中领头的那个。

然后再将杨华忠隔夜就装好了的马车牵过来,“一路小心。”

“晴儿姐放心,我们当天去当天回的。”

四个大老爷们,走官道,百来里路,路上不耽搁,这个时辰动身,确实当天就能折返。

这比起他们常年走南闯北的送货,这趟确实是小差事了。

“安全第一。”杨若晴再次叮嘱。

即使是短距离的小差事,也要小心谨慎,毕竟入了冬,这一路上难免有些村子里的村民穷,懒,馋,恶向胆边生,就想趁着天寒地冻的清晨,或者寒冬的夜里,扔几块大石头,一堆树干在路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