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36章(2 / 3)

后咱开干!”

在这一炷香的功夫里,杨若晴要让腌料渗透到鱼里面去。

而且借助这空窗期,她腾出手去准备烤鱼的其他食材。

刨土豆皮切土豆条,切黄瓜条,洗豆芽,切豆腐皮,准备油炸的花生米,从酸菜坛子里掏出一把孙氏腌制的酸菜浸泡,再浸泡海带芽……

像海带芽这类食材,在江浙沿海一带那是司空见惯的东西。

但在这边,尤其是交通运输业落后的古时代,海带芽可是稀罕的食材呢。

但是,骆家却有。

这就是钞能力!

只可惜这个季节没有莴笋和莲藕,总感觉缺了点啥。

不过,手头能准备到的这些烤鱼的辅助食材也已经足够丰盛了,知足知足!

杨若晴这边正在如火如荼准备着晌午饭的其他食材,另一边,骆铁匠送完了五房两口子,也暂时虚掩上前院大门,径直往后院灶房来寻求打下手。

“晴儿,听你大妈说晌午要烤鱼?我给把烤鱼的铁架子找出来了,要不要在院子里垒個小土灶来架铁架子?”

杨若晴打量着骆铁匠手里拎着的烧烤架子,乐了。

“大伯,今个的烤鱼不跟这烧烤架子上整,我走锅里慢慢靠。”

所谓的靠,是土话,翻译过来就是翻来覆去的小火慢煎,煎到鱼身两面金黄不破皮,鱼肉差不多五六成熟的样子,就差不多了。

既如此,骆铁匠就送铁架子回原处去了。

外面的小锅台那里,杨若晴直接在大锅里煎鱼,鱼比较大,烤鱼需要整条的干,不适合切开,所以外面的小锅小了点,不适合。

王翠莲负责添塞柴火,杨若晴煎鱼,这是一项精细活,得慢工出细活。

在保证了火势匀称的同时,不仅考验的是掌勺人的手法,还考验耐心,这几点缺一不可。

终于,在冒着油气的滋滋声中,杨若晴熟稔的将大草鱼煎到两面金黄,从外表咋一看,还以为是熟透了的那种。

她把大草鱼放到一旁,刷锅之后又开始在锅里将之前准备的配菜处理好。

豆芽豆皮这些药焯水,土豆条是炸金黄酥脆……

等到搞好这一切,她拿出准备好的一口铁制的长方形大托盘,先将配菜铺上去,再将主角大草鱼放到厚厚一层配菜上面,接着,她开始调料。

调料就是把家里灶房的这些日常系作料按比例都搁一块,烤鱼口感要偏辣才好吃,但考虑到两个小孩,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