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44章(2 / 3)

之前三十多年都混不吝的性格,像一条摆烂的咸鱼,搁那都能躺着,哪怕今天还有一口吃喝,今天就懒得考虑出工和生计的问题……

如今大不同了。

这段时日,杨若晴都没怎么看见他。

听说他白天黑夜都跟长工们混在一块儿,在每一处田间地头检查,巡逻,每一块水稻田的水他都要看。

生怕水少了把他即将入仓的稻谷给干涸嫣吧掉了,又怕水多了把他的稻谷给泡烂了,到时候灌浆灌到一半全给毁了,这大半年来可以说是白忙活一场。

“我这几日去老宅给绣绣她奶奶送吃的,甭管是早上,晌午,还是夜饭时候,就没见着过永青一面。”

白天里,曹八妹和绣绣抱着勇孝来骆家串门玩,曹八妹无意间跟杨若晴这聊天,聊到了杨永青。

“我跟莫氏一打听,才晓得永青这段时日都是天没亮就出门去了田里,天黑了别人收工了,他还没回来,夜里回来,随便扒拉一口,洗个澡,倒头就睡了。”

“哈哈,看这个情况,永青还真是转了性子。晴儿你说呢?”

杨若晴莞尔,“我小哥就像那念了好几年的书,如今要拉去大考,要交卷子的考生呢!”筆趣庫

甭管之前用功程度如何,临近大考的节骨眼了,但凡有点感知的都要开始紧张了。

哪怕是老鼠尾巴上打耗子,也得打呀。

“对了,我这两天收到了京城那边的来信,是我爹写的。”杨若晴又对曹八妹道。

“咋?三叔怕不是也在惦记着家里的秋收吧?”曹八妹问。

杨若晴点头,“肯定惦记啊,田地可是咱庄户人家安身立命的根本呢。”

“生意不好做了,当官的解甲归田了,啥是最靠谱的呢?那当然是田地啊!田地可是能传家的,传给子子孙孙。”

杨若晴的话得到了曹八妹的大力认同。

“你二哥老早就跟我商量,说等下一步再攒了点钱,一定要多置办田地。”

“结果,攒了钱了,孩子们一个一个生,老宅的屋子住不下了,得把盖屋子放到第一位。”

“盖完了屋子,家底掏空了,接下来又攒钱,这好容易攒得起了一点个头吧,绣绣长大了,到了谈婚论嫁的年纪,”

“比起咱去置办田地传家,当下给闺女置办一套体面的嫁妆,好让她抬起腰杆子进婆家门这事儿又更打紧……”

说到绣绣的嫁妆和婆家,曹八妹突然嘴巴就像被一只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