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89章(2 / 3)

隔天一大早,雨势虽然小了一些,但是还是如同银针和牛毛。

“这情况没法开工了,我去道观了。”

杨华明跟家里交待了一声,穿上蓑衣戴上斗笠出了家门。

盖新宅子固然重要,但是,道观的那份差事同等重要。

到了他这个年纪,如果让他回头去捡起锄头耙子下地干活。

不好意思,别说身体条件不允许。

打理庄稼那块的经验,他都忘了個七七八八。

总不能都这个年纪了还从头去学吧?

而道观的差事,活儿轻松,待遇也好。

虽然赚的钱不如杨华洲和杨永进他们打理酒楼挣得多。

但是,每个月的月例钱,也足够他养家糊口了。

尤其逢年过节,去道观的善男信女多。

道观的分红利也是很可观的。

虽然这些还是不如打理酒楼做代掌柜。

但是,道观的活计也相应轻松啊。

而且就在家门口,走一段河坝的事儿,早去晚归。

有时候晌午没事儿,晌午都能回来转悠一圈。

像这趟盖新宅子,晴儿特地批了他的假。

他几乎前阵子每天都是去道观去半天,昨天还是全天在宅基地,都没去道观露个面。

所以今天下雨,宅基地这边停工,他肯定得赶紧去道观。

这份差事,必须得保住,这就是自己的饭碗。

骆家。

三月初三。

早上,雨丝朦朦,但一点儿都不影响杨若晴和王翠莲她们的热情。

杨若晴在后院的杏花树那边折了几支杏花,在堂屋和寝房各自插瓶做点缀。m.bīQikμ.ИěΤ

然后又将其他几支杏花给隔壁娘家送过去,莲儿喜欢这个。

至于为什么不给孙家送?

抱歉,大舅妈大孙氏那人……你觉得送杏花过去,有意义不?

还不如给送一桶泔水过去,让大舅妈拿去喂猪,反倒更实用。

她也更喜欢。

至于老杨家其他房,不好意思,杨若晴也不会去主动送的。

开枝散叶的,人太多了,送了这个不送那个,容易得罪人。

什么?

把每个房都送到?

呵呵,那这院子里的杏花树都秃噜。

杨若晴还指望着它结杏子吃呢!

“大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