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宁王的未婚妻(2 / 3)

苦熬,熬得双眼通红。赵衡摸了摸自己的头发,为了防止头秃,他决定干脆不想了。

想他大周堂堂二皇子,在西京快呆到过新年了,这案子的结案条呈还没呈到龙案上,他母妃估摸着也该心急了。他得再写一封信去安抚母妃。赵衡又想到自己的未婚妻——清河崔家的嫡女崔华锦,她如果得到消息,也该是要焦急的,也得给清河去一封信。

宁王赵衡时年二十有一,早在及冠时就该与自幼定亲的崔氏女完婚,只是不巧,崔华锦的母亲突然得急病去世了,崔氏为母守孝三年,明年才能出孝期。赵衡的婚事也是张贵妃非常惦记的。

贵妃有两子:二皇子宁王赵衡和四皇子安王赵梓,赵梓今年才十八岁,还有此少年心性。而宁王赵衡文韬武略,心思机敏、进退极有分寸,在外声誉一向良好:不仅在文臣中极受推崇,武将们大多也与他交好。又因对待地位低下的人以礼相待,在普通民众当中也素有贤名。

如今,唯一让张贵妃心焦的就是赵衡的婚事了。

清河崔氏,是张贵妃在各大世家中,千挑万选出来的联姻家族。那崔家盘踞清河上百年,又与

各大世家联姻,其中主支中更有不少青年才俊在朝中居于高位,论家世,论身份的尊贵,那崔氏女与皇家的公主的身份都是可以说是不相上下的。x33

而崔华锦正是张贵妃在崔家嫡系中,挑选出来的宁王正妃的不二人选。本来一切都平稳进行,张贵妃放在清河的线人,每每上报那崔娘子都是一片溢美之词:什么过目不忘,少有才名,容貌清丽,仪态端庄,淑德恭敬且对下宽和亲切,那小娘子比赵衡小了三岁多接近四岁的样子,正是良配。自从议亲后,张贵妃密切关注那小娘子的成长,正当那小娘子一步一步按照既定的命运走来时,就是二皇子及冠前夕,清河忽然传来消息:那崔氏娘子的母亲去世了。按大周律制,为亲娘守孝需得三年才孝满,除服以后才能行婚嫁之事。

这三年来,张贵妃加派了在清河的人手,更加关注未来儿媳的生活起居。好在,一切安然无恙。崔氏端庄贤淑,每日只在闺中做做女工,或是读书练琴,只是做些大家小姐的闺中事情罢了,而且因母丧,从不轻易外出,每年只在自己母亲去世的时间去附近的佛寺为母祈福,照看寺中为母亲点的长明灯。其他时间,可谓是足不出户了。

听说未来的夫君宁王殿下喜食竹笋,崔氏每年春冬两季都会令人上山挖了春笋冬笋,经过特殊的晾晒,制成笋干送至京城宁王府。更让张贵妃满意的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