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隆中对(3 / 4)

”看完了隆中对之后,聂风就更加迫切的想要看看诸葛亮跟着刘备出山之后的表现究竟如何。

奈何这第二章就让聂风大失所望,因为讲的全都是东吴那边的事情,大概就是把孙权继位之后几年的时间里面,东吴总体的发展,人才的构建,还有各种**和军事举措都说了一遍,就连聂风这样的人,也看的相当的乏味和受不了。

毕竟这一章里面光是各种武将和谋士的人名,就足足超过了一百个。不过这一点倒是让聂风非常的佩服,因为他在写小说的时候,最痛苦的事情其实就是给小说里面的人物取人名了。

取名字看起来似乎是一件非常容易的事情,但其实反而会绞尽脑汁,比如某作者,想不出好名字,干脆就把另外一本小说的主角的名字挂在自己角色的头上,简直是无耻之尤,不愧是**作者。

而这位却能够一口气取出上百个人名,而且这些人名还不都是那些没有水平的张三李四这样的名字,相反每一个名字读起来都颇有韵味,给人一种富有智慧的感觉。

更别说除了取人名之外,这个作者还搞出了字这种逆天的设定,这个世界的每个人不但有自己的名字,还得有自己的字,同时朋友之间相称还只能用字来称呼,而不能用名,但亲人之间又是用名字什么的。

据说在编写词典的时候,就连编写小组也搞不清楚这个名和字究竟是怎样的的使用规则,一直拖到了第36版,还是没有妥善全面的解释。

最后还是作者曝光身份后亲自出手,给了一套详细的名和字的使用规范,贴在了词典上面,这才让大家知道名和字之间的区别。

可问题是光这么一个解释,居然就多达**的1400多字,有40多种不同的场合和限制来区分名和字的使用。

做为一名读者,聂风对这项复杂的设定是深恶痛绝的,但是做为一名作者,聂风对元始天王是佩服的五体投地。

在看完了一章孙权的发展之后,本以为终于能够看看诸葛亮的本事如何,但下一章却又是孙权和黄祖的大战,以及刘表的应对,还有经典的刘琦上屋抽梯,跪求诸葛亮帮忙出谋划策,然后出镇江夏等等,剧情虽然也算精彩,但诸葛亮的军事能力却完全看不到。

最可恶的是,在最后一章的最后一段,却是曹操命令夏侯惇率10万大军去攻打新野。

好消息是估计下一章就能够看到诸葛亮的军事能力了,但坏消息是还得等到明天。不想另一本书的作者,今天还有一章的更新!

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