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6章 顺天恤民,还政于君(1 / 3)

世事如棋局局新,阴晴圆缺月月异,胜负未分乾坤未定,一切皆有逆风翻盘的可能。

这句话洮央只在他的阿姐泱泱一个人面前说过,而在说这句话之前,他早就已经成了公子清酒的学生,并借此和京都那边的贵人搭上了线。x33

所有的际遇开始于一篇展望河西前景的策论,正房嫡子洮笙谨记洮氏政训,以固权为基础吹捧为辅大肆憧憬了一番河西来日的繁荣与昌盛,其他公子亦论的中规中矩,唯独他,主张顺天恤民还政于君。

父亲问起此番策论结果,夫子将各公子的文章奉至家主书房,父亲的目光一篇篇浏览下去,面上具是满意之色,尤其是在看见嫡子洮笙那篇全是漂亮话的论书时,更是毫不吝啬数番称赞,但……

当父亲的指尖停在那篇主张顺天恤民还政于君的论书上时,脸色以肉眼可见的速度阴沉了下去。

没有疑问,因为那篇策论,他被骂得狗血淋头,不仅如此,父亲甚至还罚他跪在祠堂里,抄了整整一千遍洮氏宗谱上的名字。

那一次,是他这短暂的十数年时光里写“洮”字最多的一次,抄到最后,比手指酸痛更恐怖的是,他发现自己几乎快要不认识这个字了。

北叟失马,否极泰来,这篇策论教他在父亲跟前儿吃尽了苦头,却也因此教他入了京都贵人的眼。

帝王想收拢政权,而洮央只想河西百姓能受王朝庇佑过六畜兴旺五谷丰登的好日子,双方搭着公子清酒这条线,一拍即合。

至于嫡系一脉的洮笙,那不过是惑人的障眼法,皇室想要扶持的河西下一任家主,从来就不是妄图分裂大煜政权的公子。

今儿个晚间,先生传话说子时要带他去京都来史的落脚处见一位贵人,但见先生恭敬谨慎的样子,洮央心里大致猜出了贵人的身份。

贵人开口说第一句话,其身份在洮央心里已然得到确定。

父亲的暗子插的遍地都是,在这般严峻的形势下依然敢只身来到河西,洮央对这位年轻的贵人无疑是钦佩的,而贵人那句“很好”,对他无疑也是一种赞赏。

这场会面,好比生意场上即将合作的两个商人提前审视彼此的德行和能力,庆幸的是,匆匆一面,寥寥数语,他们谁都没让彼此失望。

从寝室退出,立在一开始等候传唤时所站的地方,洮央方才长长舒了一口气,将浑身紧紧绷着的弦一根一根松懈下来。

“先生,”他抬头看着自离开贵人寝室后总一副闷闷不乐模样的白清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