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章 执政为民,民心所向(1 / 2)

李大叔家的院子,今儿热闹极了。

耐不住周大**盛情相邀,欢喜与江江亦参与进了这场为恭贺春朝中举摆开的宴席。

席上,邻里乡亲满座,就连书院里的先生也携一众学子特意赶了过来。

文人墨士聚首,免不了论古博今,欢喜拉着江江坐在不显眼的角落里,一面吃酒,一面听着那些之乎者也各抒己见。

从前端坐庙堂,一听见那些老东西开口讲孔孟儒道,欢喜就觉得脑袋疼,因为他们无论从哪一本贤书哪一位圣人开头,最后总会拐着弯的咒他这个大奸臣几句,甚至,常常会因为骂他的词不够统一而生出分歧,继而争得面红耳赤。

每每瞧着端坐在高位上的那个人装出一副好性儿安抚各大学士,欢喜都忍不住想笑,他也一度置疑,设立各大学士官衔儿的天家老祖,究竟长没长心眼,拉这么一群人入朝,成日里吵得唾沫星子横飞,稍有不顺,便梗着脑袋要死谏,金銮殿里好好儿一根角柱,硬被磕出深深浅浅的坑洼来。

“哐当。”

耳边传来一道轻响,欢喜应声抬头,书院里的先生手撑着酒坛踉跄站起,微微摇晃的身姿带倒了后方竹椅。

“吾生春朝,”先生隔着满满当当的一桌饭菜看向正对面处坐着的儿郎,毫不吝啬的夸奖,“出类拔萃卓尔不凡,是老夫教过的所有学子里最有天资的一个,为师今日这杯酒,喝的不是一个举人的贺酒,而是……”

说到这,先生举起酒坛,眉眼笃定,“而是来日状元郎的贺酒。”

春朝连忙站起,端起自个儿面前酒碗回敬,“多谢先生赏识,会试殿试,朝必当全力以赴,绝不辜负先生青眼。”

“好,好。”年近四十的襦袍先生拿起酒坛斟满酒碗,却并不急着喝,而是转头望向南方遥远的天际。

很多很多年以前,先生为赴会试也去过京都,彼年,他结识了一位年纪相仿志趣相投的好友,那位好友在大雪纷飞的梅花树下为他弹过高山流水,也曾在寒夜萋萋的窗下温一壶热酒等他共饮。

记忆中,会试之前那段短暂的相处里,他们从未有过争吵,每日除了探讨学识外,那位好友同他说得最多的便是他远在曲池的妻子,和即将出生的孩子。

熹微,是他替素未蒙面的孩儿所取得名字,那时还曾戏言,假使二人一同入了殿试,便接来故里妻儿,两家认做干亲,只可惜,先生止步在会试,无缘于殿前觐见。

独自返回兰溪进书舍为师后,也刻意打听过京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