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7章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2 / 3)

放两人离开。

回去的路上,李靖又一次拉住了韦安平的手。

“今日听先生一言,如同茅塞顿开。不知先生是否有空,去我府上再饮一杯?”

“夜饮就不必了。”

韦安平连忙摆手道:“在下还要回家呢。李尚书若是有事,明日可以来寻我,或者派人来叫我。”

李靖闻言点了点头:“那就明日再见吧。”

第二天,李靖果然找上门来。

两人在会客厅里谈天说地,聊了很多东西。

聊着聊着,李靖隐隐约约打听了一下“玄武门”的事情,向韦安平询问事后李世民的态度。

听到这个问题,韦安平立刻就明白了。

李靖是担心自己当初没有参与“玄武门之变”,导致李世民不够信任他,甚至对他的忠心产生怀疑。

这个担心当然是多余的,但也未必没有道理。

“玄武门之变”前,李世民的处境十分艰难,就连秦王府的部下都十分绝望。大多数朝臣都不看好他,许多大臣都跟秦王府保持距离,所以李靖在这种情况下没有选择站队,而是明哲保身。

这个选择当然无可厚非。

但在李世民看来,你这就是不忠于我!

如果李世民是个小肚鸡肠的帝王,肯定会记恨一辈子,但李世民并不是那种人。

“李尚书不必担心。”韦安平淡淡一笑道:“陛下不是你想的那种人。只要李尚书忠于陛下,尽职尽责,必定可以善始善终。”

“此话当真?”

“当真,我可以保证。”韦安平点头道。

“那我就放心了。”李靖长舒了一口气。

送走了李靖,韦安平也开始准备起来。

李世民说过,要在今年秋天向突厥发起致命一击,到时候肯定会有大军出征。

大军出征,需要用到的物资不计其数,而需要韦安平来准备的也有很多。

比如马蹄铁、金疮药,还有棉衣!

棉花的采摘期就在七月到八月。

此时禁苑的试验田里,一朵朵洁白的棉花已经完全盛开,在田灵竹的指挥下,大量的工人开始采摘棉花,同时收集棉籽,做好来年继续种植的准备。

大量的棉花采摘之后,被放在竹篱上晾晒。

由于还没有学会棉纺织技术,这些棉花暂时只能用于制作棉衣——只需要用布将它们包裹住,再细致地缝起来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