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萝卜和大棒都不能少(2 / 3)

…难道说还没来?”韦安平挠了挠头。

历史上小日子的遣唐使可是相当出名的,尤其是安倍仲麻吕,还给自己取了个大唐的名字叫晁衡。

晁衡不但仰慕中华文化,还十分努力学习,并且参加科举,考中进士,成为了大唐的官员。

他私下还与诸多名人交往,包括李白、王维等人。

后来晁衡归国,船只失事,李白还以为他死了,亲自写了一首《哭晁卿衡》的悼亡诗。

就凭这首诗,晁衡成了名垂千古的遣唐使。

“都有哪些外邦人?”韦安平忍不住问道。

“有高句丽、新罗、百济、南诏、吐蕃、回纥、倭国……那些番邦小国多如牛毛,一个小城也敢妄称一国,在下实在记不太住。”内侍太监小小吐槽道。

好家伙,我昨晚才念叨着呢,你们就全来了?

韦安平在心里狠狠地吐槽了一番,随后又问道:“这些都是友邦?”

“不全是。”太监摇头道:“那倭国的国主便相当无礼,当初给前隋的国书上,写着:日出处天子至书日没处天子无恙。”

“它也配?”韦安平一听就笑了。

这个时代的小日子,屁都不是!

内侍太监连忙点头:“隋帝也觉得蛮夷无礼,让鸿胪寺不要搭理他们。其实陛下也不愿理会,但倭国使者近些年都十分恭敬,陛下也想让庆功宴热闹一些。”

说白了,就是让小日子来凑数的,最多算个气氛组。

韦安平点点头,又问:“那高句丽呢?”

“高句丽使者狂妄自大,也为陛下不喜!”内侍太监道:“倒是那新罗使者十分恭谨,时常有往来进贡。”

“懂了,多谢解惑。”韦安平拱手一礼,随后送对方离去。

庆功宴一事,李世民叫他做好准备,恐怕会有特别的安排。

但韦安平不打算做什么安排,他只想看看那些外邦使者,到底打得什么算盘?

小日子那边的目的倒是很明确,就是来学习的,大唐的任何东西他们都感兴趣。

但他们可不是什么好学生……

另外,高句丽那边的想法恐怕是想霸占辽东,所以才会有后来的李世民亲征高句丽。

还有,新罗、百济也不是什么好鸟。

“这些事情,都要跟陛下说清楚才行。”韦安平一边思考一边说道。

随着庆功宴的诏书发布,长安城的市井很快就热闹了起来,官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