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5 顺水推舟(1 / 3)

>

改变游戏规则,说起来简单,就好像喝水吃饭一样,但现实生活里,这几乎就是一个不可能的任务。

规则,之所以成为规则,肯定有其背后的原因;而且经过时间沉淀,人们也早就适应了这一套规则——

当韦维落**时候,整个兰川风起云涌,难道是因为电影公司准备推翻韦维建立起来的公关体系吗?

当然不是。

而是人人都渴望成为下一个韦维,重新把持颁奖季话语权,在群雄逐鹿的混乱中脱颖而出掌控大局。

甚至于中型小型电影公司也不例外,他们不准备全部重新洗牌,而是趁着混乱寻找到突破的切入口。

所以,蓝鲸影业想要改变规则全盘颠覆,绝非易事。

但重点也恰恰在这里,蓝鲸影业不需要凭借一己之力完成改革,只需要顺水推舟把握时代脉络即可——

“……以前,一部电影希望能够让评委看到自己,他们应该怎么做?”

“举办内部试映会、寄送高清影碟、举办特别派对等等等等,也就是说,砸钱,然后通过人脉口口相传,甚至需要求爷爷告姥姥,拜托评委观看。”

“但是,你们认为这些评委真正观看整部电影的可能性有多少?”

陆潜的话语,让修仲钧和纪叙互相交换了一个视线——

陆潜询问的,甚至不是评委对电影的评价好坏,而是评委观看电影的可能性,也就是说,即使电影公司公关已经做到极致,也依旧无法确定评委们可能会完整观看整部电影,至于投票就更困难了。

不过……

这已经是兰川业内共识了——

每年颁奖季的作品多如过江之鲫,没有五百也有三百,即使是最勤劳最狂热的评委,也无法观看全部作品。

如果没有观看,那么如何投票吗?

用脚?

也不是,而是凭借印象。

“噢,我听说这部电影很好”、“这演员的表演简直赞不绝口”、“我看过这部电影确实不错那么提名的选项就全部勾上吧至少我看过而其他都没有看过良心不会痛”……

“这演员真可怜八次提名都还是没有得奖一次即使是按轮流现在也应该轮到他了”、“我和他合作过算有一点交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