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2 诚挚邀请(1 / 3)

>

金册奖,足足十一次提名,但麦家安始终没有能够登台领取自己的奖项,转眼,明年就是他入行四十周年了。

然而,更加残酷也更加真实的是,麦家安并不是唯一一个“被无视”、“被遗忘”的。

另外:

司学芬,服装设计师,十六次提名没有得奖。

向守俊,摄影师,九次提名没有得奖。

舒骏飞,音响师,十次提名没有得奖。

等等等等。

那么,是他们的专业素养不够过硬吗?

显然不是。

当然,奖项,或多或少需要一些运气;而且,颁奖季的事情错综复杂,不能简简单单就归咎为一个原因。

诸多诸多错杂原因之中的一项,就是因为技术部门关注度相对偏低,同时专业门槛更高,即使是演员、编剧或者制片人等等行业人士,也不见得就能够真正说出各个技术的优劣好坏。

因此,在金册奖投票的时候,小部分人干脆就不勾选技术部门的选项,放弃投票;另外还有一部分人则顺势勾选——热门作品就直接勾选,又或者是和自己选择的最佳影片保持一致也顺便一起勾选。

直接结果就是,热门影片往往能够横扫奖项,而技术部门真正优秀的作品,却未必能够得奖。

也正是因为如此,在金册奖颁奖典礼上,率先颁发的技术部门,或多或少就能够看出最佳影片的热门走向。

从麦家安开始,到其他一众多次提名却始终没有能够得到肯定的幕后技术人员们,没有人能够否认他们的实力和贡献,于是业内才有了“提名靠实力、得奖靠运气”的说法,尤其是技术部门, 就更是如此。

所以, 陆潜始终坚信着, 奖项是锦上添花,却不能证明真正的实力;而唯一能够检验作品质量的,则是时间。

有些作品, 红极一时,却渐渐湮灭在时间长河里;有些作品, 无人问津, 却如同醇酿一般越久越香, 甚至打破时代的桎梏,展现出艺术震慑心魄的力量。

时间, 总是以自己的方式细细地、慢慢地雕琢出真相的模样,经典就是这样铸就的,而人们需要的则是一点耐心, 再多一点耐心。

视线, 重新回到麦家安身上。

从构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