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0章 打开方式(1 / 3)

>

无论是江浩文今天提出的想法,还是“人类清除计划”第一部的剧本,他们都面临着一个矛盾:

一方面,他们不想做简单的血浆片,还是希望能够让剧本留下一些余味,所以他们需要在故事里塞入更多细节和枝桠。

另一方面,他们又担心故事太过复杂而丢失了爽感和**,于是又尽量避免枝桠太多,保持电影简单粗暴的血浆崩裂。

这样自相矛盾的问题,绝对不是只有一个项目遇到,准确来说,应该是每一部电影都需要考量的问题,如何在艺术与商业之间寻找到平衡?

对陆潜来说也不例外。

“解除好友”和“突袭”都是倾向商业的,在艺术层面的反思只是点到为止,那么,如果想要在主题思想层面拔高一些,陆潜会怎么做呢?

人物设置更复杂一些,剧情设置更简单一些。

什么意思?

简单来说,将阶级、种族、性别、年龄等等具有象征意义的特征,放在角色身上,让这些复杂的身份意义停留在角色身上;然后,剧情则保持简单利落的推进方式,通过正义与邪恶的对立来激发角色身上自带的那些象征意义。

比如——

“第二条线,我们可以设置儿女的一个好朋友,这个好朋友是一个女生,她在勤工俭学的打工结束回家的路上,结果遭遇小型车祸,耽误了回家的时间,在夜幕降临之后被迫滞留在外,没有任何保护。”

“结果,她被一群人侵犯了。”

“她拒绝成为弱者,她决定展开反抗,化身成复仇女神,一路跟踪那几个伤害她的男人,结果却兜兜转转来到了主角一家的门外,然后就在门口展开厮杀。”

“这里,有两种设定的可能。”

“第一种,这个女生是大儿子的女朋友。那么就是爱情的考验时刻,我们可以穿插两个高中生的爱情,然后儿子决定打开家门,和女友并肩作战,爱情终究战胜了一切艰难险阻。”

“第二种,主角一家更加年长的是女儿,这个女生是她的至交好友,那么此时此刻就是友情的考验,还记得吗?女孩帮助女孩?所以,女儿决定出去,然后她的父母也终究找回了良知。”

“第三幕的高潮,则是密室结合周围小巷展开的追逐战。”

如此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