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七章 直播不带货,不如探店当吃货(2 / 3)

人。

终端屏幕内的人影刚一出现,他便毫无开场白的直接道:

“莱尔斯先生,您的委托完成了,尾款什么时候打过来?”

“嗯,我看到了,这就转账。”屏幕内的莱尔斯先生对于莱昂的不礼貌并没有什么废话,不多时,莱昂就得到了转账短信,确认金额无误之后,他和这位不知道为什么能住得起莱茵河公寓的公司采购先生告了别,随即朝着洛肯水箱在附近的办事处。

嗯,之前那个抽中的观众发来的交易方式,就是洛肯水箱的直属店铺直接交接。

这样的情况并不奇怪,实际上在之前的拍卖中,购买鬼怪的也大多是那些大中型企业。

虽然这些公司自己也有抓鬼的行动,但是对于已经完成捕捉的样本,他们也不介意直接买下来回去研究。

实际上,这些大公司多少也查到五个身份都是冯雪买的,但不论故事真假,至少“鬼”这个玩意却也是客观存在的,不管它的本质是所谓的量子幽灵、是死者亡魂,又或者是电子病毒,对于各大企业来说,都是必须研究的东西。

就算不打算基于这玩意开发产品,创造价值,也至少要保证不会被它的存在所干扰。

……

冯雪对钱显然是没有兴趣的,他只是很好奇,这些赛博公司能够基于蛊毒体,研究出什么样的东西来。

值得一提的是,他现在经营的几个身份都已经获得了至少两个标签,根据他的经验,只要能保持这个进度,最多一个月,就能够真正凝聚出怪谈来。

但如果考虑到世界的特殊性,却又不能完全带入经验,根本原因就在于,信息流速的不同。在武侠之类的古代世界,信息传播速度慢,一个传说的散播往往需要数个月的时间,甚至于如果没有一个可靠的信息传播机构,甚至一两年都未必能有成效。

但反过来说,这样的世界信息也非常的保值,受限于传播,一个说书人甚至能把同一个故事翻来覆去的讲上好些年,这就意味着,只要构筑出一个相对有话题度的传说,就可以静候它变成怪谈。

但在这个世界却并非如此,因为信息代谢速率实在是太快,以至于信息本身很不保值,一个都市传说从爆款到冷却,往往只需要几天时间,如果不能持续性的添加刺激,哪怕是全民轰动的大事件,也只需要月余就足以彻底淡忘。

所以在这个世界营造怪谈,就要讲究一个一蹴而就,不断的塑造影响力,提升关注度,给民众一波又一波的信息冲击,在极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