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五章 剑南奉县(1 / 3)

篝火两人相对,望着那张好奇到了极点的眸子,赵牧神秘一笑,“想知道?”

“请殿下解惑。”

赵牧挤了挤眉眼,假意私语道:“那你说出你的秘密,为什么赵楷灭了你的师门,你还替他做事?”

江翎儿不再看太子殿下,自顾自去铁盔中盛汤汁。

赵牧见她好像失去了追问下去的兴趣,也就不再自找没趣,气氛一时间有些尴尬。

吃了一小口鲜美的鱼肉之后,或许是觉得气氛太过沉默压抑,赵牧呵呵一笑,不问自答道:“其实很简单,这其中玄机就在我刚刚挖出的土壤之中。”

“土壤?就是殿下用水煮过后,遗留在铁盔之中的那些黑白晶体?”江翎儿问道。x33

“没错,我挖的那些土可不是什么寻常土壤,是碱土。”

“碱土?”

赵牧笑着解释道:“没错,长期被溪水浸泡的土地风干之后,会形成碱性土,尤其是在剑南道这边,因为地理环境的原因,有着大量的碱土,而碱土里面含有盐分,只需要用碱土煮水法,就可以提取里面少量的盐分。”

江翎儿这才恍然大悟,敬佩道:“下官受教了,没想到殿下还能发现这等妙法,日后下官出任务之时,也可用此法提取盐分。”

赵牧摇了摇头,纠正道:“这可不是我所发现的,它原兴起于民间,是吃不起官盐的老百姓的土法。我从大理寺翻阅史书之时,偶然间翻倒《旧魏书》,其中有记载:剑南道奉先县界卤池侧近百姓,取水烧碱土灰煎盐,每一石灰得盐一十二斤一两。”

江翎儿想了想点头道:“原来如此,剑南道自大魏统治之时,就十分贫瘠,而今经过战火后的修生养息,要稍稍好些了,相必已经没有多少人再用这种土法子了,一石碱土灰才得十二斤一两,效率实在太过低下,不如官盐来的方便,而且大周对盐管制极其严格,从来不准私盐贩子私自售卖,各州道盐商更不许哄抬价钱,此物应该不成问题。”

赵牧笑了笑头,呵呵笑道:“江少卿还是太乐观了些,自古以来,贪腐是从来没有禁绝过的,尤其是到了偏远的州道,层层克扣、一级级贪腐的现象就极为明显,你的主要职责是负责军事情报以及个别涉及高层的重大案件,因而对这些基层不太了解,剑南道的腐化现象其实很严重,百姓本就穷的揭不开锅,地方官员却整日大鱼大肉,富得流油,怎么得来的?不是暴征税收敛财就是从官盐官铁上面捞油水!”

“现今还有这般目无王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