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细盐出产,段伦美滋滋。(2 / 3)

沉默一会,长孙无忌说道:“陛下,您此意是大义大善,臣当然支持,只不过……”

“陛下,十文钱一斤,会不会太低了些?”

“是啊!陛下,臣也觉得十文钱一斤,这个价格有些太低了。而且这样一来,会不会把那些盐商打压的太狠了?”

房玄龄在一旁也是犹豫着说道。

“喔?那你们两个觉得呢?”

李世民没有回答,反而看向杜如晦和段伦两人问道。

闻言,杜如晦说道:“陛下,臣的想法与辅机,右仆射一样,价格确实太低了点。”

“何况,目前我们朝堂也是缺钱缺的厉害,如果能抬高一些价格,我们也能多赚一些,来替百姓们多做一些事情。”

闻言,李世民微微颔首,又看向段伦。

“陛下,臣倒是觉得十文钱一斤足够有利益赚了。当然,要是十五文钱左右一斤,也不是不可以,毕竟如今外面的盐价最低也是三十文钱一斤,我们一下子把价格压的太低,百姓们反而有些不敢相信,这是真的好盐。”

段伦分析着回答道。

闻言,李世民沉默了下来。

足足过了好一会,方才说道:“爱卿们所言有理,十文钱确实太低了点。呃……这样吧!就定价十五文钱一斤吧!”

“至于那些个盐商,敢闹事,朕会让他们付出代价,区区一些盐商,朕还收拾不了他们了?”

“以前是没有多少盐量供应,朕容许他们胡来,现在我们自己的盐多的用不完,朕还怕他们闹事不成?”

闻言,长孙无忌他们微微点头。

确实,以前是因为盐巴供应不足,那些盐商们方才敢大肆抬价。

如今朝堂自己有足够的盐产量,而且盐这一块关乎百姓们的食用,李世民自然要牢牢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他们四人也隐隐猜出李世民这样做的深意。所以,现在他们四人是不会出来反驳说什么的。

再者,十五文钱一斤也能赚很多钱了,除去成本和各种运输费用,也能一斤最少赚个十四文钱。

问题是,它的量大啊,如果一天卖出五万斤,甚至以后产量上来了,卖的更多,你想想,得赚多少钱?

李世民见他们都没有意见,便吩咐道:“段爱卿,从今天开始,细盐这一块就由你来负责,你尽快安排人去将那些盐产地控制起来,产出更多的细盐。”

“还有,一天卖出十万斤,这个你能做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