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9章 技术难点(2 / 3)

斗罗活久见 印小宇 1056 字 2023-04-11

进器的技术保证这些基地固定在一个稳定的相对位置。

最麻烦的是,这些在液体中的基地必须是一体成型之后。直接传送下去,不可能派人下去建造。一下去就被岩浆淹没的话,就算是有防护服,在那种恶劣的环境下,也很难进行工作,什么都看不到,还要面临巨大的压力,光是这样的防护服所需要的技术,就不是目前能够搞出来的。

>

而一体成型就意味着,这玩意儿的体积会相当大,在这个制造不出储物装备的世界,在地下基地传送这种东西,势必就会出现一种极为尴尬的情况,那就是在液体层中,下一层的基地,必须要能够装进上一层,才可以完成传送,不然这玩意儿刚从地表被送到最下层,就会把最下层的基地撑爆。

俄罗斯套娃大家都玩过,虽然这些套娃都可以制作的极为精美,但越是里面的娃娃身上的装饰和图案就会越简单,原因也很好理解,他们的体型让在他们身上作画变得困难,基地也是一样,越小,就越难以在上面安置设备。

而与之相对的则是,越向下环境往往会越发恶劣,想要以更小的体积应对更恶劣的环境,所需要的技术无疑是非常困难的。想要解决这个问题,最简单的办法就是把第一个出现在液体层中的基地做的尽可能的大,即便是为此要制作极为厚重的外壳也再所不惜。

这样才可以应对。每向下一层的基地就要缩小一圈的问题,

这样的大家伙,虽然建立起来很困难。但想要建造还是可能的,问题是不可能每一层都这么奢侈,如果从地心到地表,虽然做最少的六百层,每一层都比上一层大出来一圈,那最上面这一层,恐怕需要城市大小才行,那样还不如直接挖下去。

所以,在固体层面就不能用一体成型的建设方式,而是先探测出所需要建造区域的地质环境,找到了一块就算被掏空,短时间内也不会崩塌的位置,先用空间技术将那里掏空。然后再传送作业人员进去。用一块块零件。组装成一个更大的传送点。

这样就可以在达到液体层之前,临时制造一个极为巨大的传送点,地面将需要传送的巨型基地送进来,就可以作为液体层的第一站了,如此一来,这个每隔十公里建立一个传送点的计划,才有了一定的可行性。

不过这同样有巨大的问题,普通的固体内部的传送点,可以用极小的基地,反正也不需要传送多么巨大的物体,但临近液体层的那一层不行,必须要建立的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