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章 大刍草(2 / 3)

大丫和老三家每个月都有银钱进项,只有带着小闺女哪也去不了的老二,口袋空空。

但是若娘这些时日,经常坐着木椅出去,倒是让一些家里有老人和残疾人的人家有了想法,想学着做。

若娘干脆让老二和老三老四搭伙,将木椅做了来卖。

木椅两日就能做一个,一个月做上十来个,到州府去卖,一个能卖上六百文。ωωw.Bǐqυgétν.net

但是整日锯木头,磨刺边又很吵,若娘干脆让石英喊了村里人一起来学,做好了就送到里正家,按五百文一个收,石英再安排了人去周边的县城和郡城卖,云家从中收两成的利,一个月下来,有十两左右的利银。

这中间,铁丰做的铁轮椅也送了过来,若娘试过,轮子更顺滑,转动起来也不费劲,铁架子外面罩上一层锦布,美观又好用。

张安宁围着看了一圈:“云大娘,这个可以去京都卖,京都矜贵的老头子老太太多,肯定能挣银子。”

付华彼时正在煎药,闻言不由回头看了看,将军这女儿如今也算是下凡,知道挣银子,懂得人间疾苦了?

难怪将军腆着脸也要将人送过来。

云家改变人。

日子很快来到了八月,天气渐渐热了起来。

这样的天气若娘很喜欢,她最怕冷天,一进寒冬,就想整日窝在炕上。

这也是她为何一直想要种棉花,制棉衣的原因。

边关苦寒,缺衣少粮。

若娘想到这些,偶尔也自嘲,觉得自己管的太多了。

很多事情,不知者,真的很幸福。

......

第一茬的水稻收上去,紧接着就开始忙活晚稻了。

一百亩地,收了三百多石粮食,合计四万五千斤。

按照一石五百文,卖给了张景彦三百石,这次若娘一个铜板没少收。

余下的五十石,若娘收到了地窖。

一年双季稻,颠覆了太多庄稼汉子的既有经验,从一开始的不理解,不赞同,不跟着做。

到现在每个步骤都紧盯着云家,中间间隔不过两年,若娘有时间却感觉已经过去很久了。

等稻子都入仓了,若**腿也有了起色,可以站起来走一小段路了。

付华除了酿酒煎药,每个两日都会给张景彦写信,说说近况,张景彦回信不多,但若是有信过来,里面总会捎几张银票,若娘猜到是张安宁的搭伙银子,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