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章 敬家国(2 / 3)

若娘眼皮一跳,手下意识捏了捏石英刚刚给她的信,抬头对上大丫一副担心的样子。

不由清了清嗓子:“刚好里正送信过来了,等我看完,再跟你们说。”

若娘等人都各自去做事,拿着信回了里屋。

张景彦有一手出人意料的好字。

他长相粗旷高大,一看就知道是行伍出身,大多会被人误以为是大字不识一个。

实际上,他笔尖字迹锋利有型,一看就是苦练多年的。

若娘很喜欢他的字,她自己就是一副寻常的簪花小楷,不出错也不出彩。

跟她从前的性子一样。

在窗边坐下,若娘先将吃饭前还没看到的农术重新翻了翻,重点记下了一些能够耐旱的植物,将之重新誊抄在了纸上。

依着书中的描述,每一样都简单地勾勒了几笔,能看出大致的形状,便于找寻。

接着才拆开了信。

张景彦不喜华丽辞藻,书信间皆是平日简练的风格。

他说,派人去找了鬼子姜,也请太医验过了,此举并非不信任她,涉及千千万万条人命,谨慎一些,自是应当。

京都新培育出来的瓜果蔬菜,都卖得不错,敏儿日日能有银子进账,就又拨了一笔军需给他,他打算趁着现在将冬季的物什囤积起来。

若娘看完一页,将至拿起放在一边,又看起下一页。

手按了按纸张,她才发现张景彦的这封信,尤其的厚实。

洋洋洒洒的,甚至还说了乌家在朝中的遭遇。

其实,还说起了老五。

白元自跟着进京,张景彦二话不说,就给他塞进了书院。

平日里吃住也都在书院里。

偶尔跟着老夫子出去游学,时长时短,张景彦在他的身边安排了两个小兵,隐在暗处,保护他的安全。

听说白元近日会回来一趟,到时候他也会跟着一起过来。

若娘耐心地看着,就在都要怀疑这封信不是出自张景彦之手时,突然看到了最后一张纸。

写这张纸的人似乎犹豫了很久,在纸张的右下角有一个明显的墨迹。

若娘伸出食指摸了摸,是上等的油烟墨。

往上看内容,只有一行字。

待和离,归上谷。

若娘瘦削的手在这六个字上摩挲了一会,堂堂大将军,想和离,哪是那么容易的事情?

不过,要是他以后不待在京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