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85章 杨家历史根源(2 / 3)

重返1987 奔腾286 1112 字 4个月前

实就是一群一米二三的村民打群架而已,战国?多大点地方,也叫战国。

他们的战国三杰,最高的也就是德川家康,还没一米七。织田信长一米四~

说这些人呢,就是为了给汪直做铺垫的。

汪直当年在邻国强到了什么程度呢?

相当于邻国的王!

那什么战国三杰见到汪直,都要下跪行礼的。

当年的海盗,大部分来自邻国,也有了倭寇一词。而大部分倭寇都是汪直的手下!

胡宗宪深知凭一省之力,难以将汪直等人连根拔起,便跟徐渭商议了一个永绝后患的计策。

示好、引诱,跟汪直拉近关系,请他回乡祭祖,看望母亲等一些列手段,终于将汪直引来了国内。

本来后面的计策是用宽容的政策,让汪直解散倭寇,还国家一个安宁,胡宗宪也许诺不追究其的罪责。就在汪直愿意合作,回到国内祭拜先祖,看望母亲的时候,一个地方官员知道汪直的身份后,立马就把他抓了,而且迅速的给斩了!

经营数年的计划在这一刻功亏于溃。

胡宗宪明白,此一事件之后,倭寇将再无人能够约束,大明的海上永远不会有安宁了。

后来胡宗宪被查,赐死。

查胡宗宪的还是当时首辅徐阶,王阳明心学的忠实追随者,扳倒严嵩的功臣。

胡宗宪当时为人圆滑,跟戚继光一样,为了能够镇守海关,平定倭寇,跟严嵩关系很近。

胡宗宪在狱中写下了‘宝剑埋冤狱,忠魂绕青云’的诗句,以此来证明自己的清白。

胡宗宪被查之前,让徐渭赶紧离开。而徐渭则是诱捕汪直计划的主要策划人。徐渭离开胡宗宪之后,后经戚继光的介绍,到了辽东总兵李成梁的府上,教授李成梁之子李如松抗倭之道!

后来的事,历史也证明了胡宗宪的预判。

汪直死了之后,邻国的海盗再无任何人能够约束,国内沿海地区海盗泛滥。幸好,这时候还有戚继光。

戚继光后来写了本书,是专门用于对付倭寇的,叫‘纪效新书’。这本书,后来经过徐渭的手,交到了李如松的手上,李如松带着这本书,参加了万历三大征之一的抗倭援朝!

这个时期,还有个人也参加了抗倭援朝,他就是努尔哈赤。

谁也不知道,历史将由这位小人物改写。李成梁更不知道,自己对努尔哈赤的愧疚和偏袒,最终让大明江山彻底沦陷。而李成梁的家人在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