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四章 不(看)服(你)王(不)化(爽)(3 / 5)

金光闪闪,慈眉善目的佛像下,盘膝坐着数十道身影。

而在最前方坐着的是一位年龄约摸在三十岁上下,穿着华贵的女性,而在女人的身侧,则是一位十几岁的,年轻吐蕃少年。

在两人身后,盘膝坐着的有穿着华贵袈裟的上师高僧,也有养尊处优体态富足的贵族,还有剃着光头面目凶恶的武士从佛像下,一直排列到了殿门处。

“祖母,当真没有办法了吗?”

坐在众人身前,离佛像只有一步之遥的少年,此时抬头,目光期盼的看着身侧的女人,央求道:“自从祖父跟您结亲以来,我吐蕃就臣服大唐,再没反复过。

毕竟在事情发生前,谁都没想到,那偷盗宝药的会是大唐人这次事情,只是一场微不足道的意外,何至于两国重启战端。”

话落,一直闭目念诵佛经的女人陡然睁开了双眼,目光复杂的看着身侧说话的少年,她刚张开嘴,说咬些什么,便被少年打断:

“祖母,您也不想看到我吐蕃百姓遭受战乱,流离失所吧?”

“唉!”听着少年这半逼迫,半恳切的言语,女人轻叹一声:“芒松,祖母的身份你应当也是知道的。我并不是唐皇的亲生女儿,而是王室之女,只是为了和亲才从郡主被抬到了公主的身份,封了文成公主远嫁到吐蕃

本来就没什么话语权,更逞论过去了这么多年,当今的皇位也换了人,血脉亲情更远了一层,想靠祖母这层关系,怕是有些难了”

说着,她略显浑浊的双眼中闪过一丝追忆之色。

从她嫁到吐蕃来到现在,不管是吐蕃百姓也好,亦或是这里的贵族阶层都对她尊奉有加。

数十年如一日,即便是石头心肠也该焐热了。

她又怎么可能不对这片土地产生些许情感。

她确实不愿意见到,这高原上的牧民们,因为战乱而流离失所,但奈何她的身份十分尴尬,与其失败后,两头不讨好,还不如索性在一开始就表明为难的态度,不参与其中。

更何况,吐蕃再亲切,也顶多算是第二故乡罢了。

若是非要从吐蕃跟大唐之间选一个,那她肯定毫不犹豫的选择后者,毕竟她的亲人都在大唐,而在这吐蕃她唯一值得留恋的丈夫早已经死去,眼前口口声声叫自己祖母的少年,又是跟她没有血脉亲情上的联系。

听着她的话语,叫做芒松的少年,双眼中期盼渴求的神色渐渐淡去。

他在脑海中思索着对方话里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