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章荷兰皇家科学院(2 / 3)

这都为荷兰工业品提供了市场。

当然了,还有荷兰在远东的市场开发,跟沙俄帝国工业品交易等,荷兰的工业正是在这样的种种条件共同作用下,完成了快速的质和量的飞跃。

而随着世界各地战争的频繁爆发,荷兰的这种共振效应的作用将会更加的明显。

当各地的战争停止的时候,他们会发现,荷兰的已经完成了工业化转换,成为世界最顶级的工业大国。

威廉四世冷酷暗道:对战争国而言,战争代表着死亡,但是对于消费战争国而言,战争代表着机遇。

而荷兰就是机会主义者,而且还是自己亲手创造机会的人。

因此,世界的战争必须继续,那样荷兰才能够从中牟利。

而只要战争继续在各国燃烧,那么各国的移民就不会中断,荷兰甚至可以执行只取人才移民战略和劳动力战略移民,这将会让欧洲的高端人才涌向荷兰远东。

想到这,威廉四世更加的下定决心,不能够让北美安静下来。

因为相比较远东,北美的米利坚联邦似乎更适合移民,如果让他们不再拥有战争而停下来的话,那么对荷兰制定的人才战略来说,将会是是个最大的对手。

所以米利坚的内战必须继续下去,欧洲更加需要如此。

“目前奥地利帝国、普鲁士王国已经开始打起来,欧洲大国本土除了在巴尔干半岛的奥斯曼帝国外,就只有奥地利帝国被打到了本土,其他各国本土还没有经历战火,这对荷兰来说,是一种损失。

奥斯曼嘀帝国人才匮乏,而他们对移民远东想来很难。

只有把战火烧向各国,荷兰才能够去抢人才。

就好比这次普鲁士入侵汉诺威王国、奥地利战争,早早就开始布局的荷兰情报机构,就狩猎了这两地的不少人才,如今都已经送到了澳大利亚那边。”

奥地利作为欧洲大国,对荷兰来说就是一个巨大的人才库,这可是荷兰最动心的地方。

就他所知的,因为奥地利战争,亚历山德拉非常喜欢的著名的音乐家约翰.施特劳斯,就已经移民到了澳大利亚。

威廉四世也听过这家伙作品,他的《蓝色多瑙河》、《维也纳森林的故事》、《春之声》等歌曲都不错。

不过威廉四世更喜欢普鲁士刚刚打进去后,全家刚刚跑到阿姆斯特丹避难的匈牙利音乐家弗朗茨.李斯特。

这家伙的1848年的《前奏曲》、51年的《马捷帕》和52年《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