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3章 可惜大嫂这样的模式不可复制(1 / 3)

不过笔筒太脏,赵家平懒得细看,直接用了系统。

“叮!”提示在脑海中响了起来。

“检测到品相受损,清康熙黄花梨百宝嵌菊蓼双兔笔筒,使用时长二百二十八年,已达古董标准,目前财富值十元,受损程度已达到修复要求,请破是否修复?”

“修复到最佳品相将扣除一千财富值。”

“此古董修复完成,可价值四十八万三千财富值。修复所用财富值,将在古董售出创造财富值后扣除。”

“请问是否修复?”

“修复。”赵家平直接做出了选择。

实际上,维修空间也能修,但是这东西太脏了,他还是不想这么扔进去。

所以,扔进去之前,就选择了修复。

笔筒在赵家平的手里,开始发生变化。

那黑色的东西开始逐渐褪去,笔筒原本的样子,开始显现。

很快,这个笔筒以最佳品相,出现在赵家平面前。

这是一个黄花梨的笔筒,木色沉稳,细密坚实,纹理清晰,直身筒形,光素雅致。

筒身上,以百宝嵌之法,镶嵌花卉纹饰,草叶丰茂,一枝横斜,枝叶烂漫,叶色或朱或翠,枝干玄色,花骨娇嫩,五色陆离,清丽秀雅。

两只白兔傍地走,情趣盎然。

赵家平把笔筒放进空间,继续看麻袋里的东西。

麻袋里,有碗和盘子一共有七件。

民国时期的有两件,还有三件是刚建国那时候的。

都是民间大量制成的那种,没有任何收藏价值。

剩下的两件,却是真正的古董了。

上面的那一件,准确的说,不是一个碗,而是一个盏。

这个盏是斗笠形状,口沿外侈,斜直腹,小圈足。

器身施黑釉,釉到底足,圈足无釉;口沿薄釉处呈酱色,近足处有垂釉现象,圈足内略施薄釉,釉色漆黑如墨,釉面光洁匀净。

圈足无釉处可见白色胎体,胎质轻薄,致密且坚,造型优雅。

所以赵家平不用系统看,就知道,这是一个标准的斗笠盏。

斗笠盏,因为长得像斗笠,所以因形定名,被称为斗笠盏。

窄足阔口是它的最重要本体特征,颇有亭亭玉立于水面的荷叶形态,置于茶席之上显得极为优美典雅。

不过这个斗笠盏的盏口有一个豁口,豁口下,是一条裂纹,看裂缝里的污渍,就知道这豁口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