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不同的人眼中,看到的是不同的价值(1 / 3)

“叮!检测到此金器已达到古董级,目前财富值八万元,财富值正常,受损程度已达到修复要求,请问是否修复?修复如初将扣除一万财富值。”

“此古董修复完成,价值四亿财富值,修复所用财富值,将在古董售出创造财富值后扣除。”

系统的声音,在赵家平脑海中一连串的响起。

这竟然是一件金器,根本就不是什么黄铜!

而且还是匈奴昭君出塞时期的,这就更珍贵了。

匈奴时期并没有文字,而且文物更是极为罕见,尤其是类似于金银器一类。

而这个价值不菲的金棍,还蕴含了当时的文化底蕴,以及匈奴的民族特征。

其存世价值之高,更是不言而喻。

胡大海看赵家平还在发呆,于是忍不住问了一句:“怎么样?小赵,这是不是老的啊?”

赵家平回过神,看向胡大海,点点头说:“是老的。”

“胡叔,您从哪儿买回来的?花了多少钱?”

一听是老的,胡大海高兴了。

这东西可是黄铜的,最后就算卖废铜,也亏不了多少。

最重要的是,赵家平喜欢。

于是就把买下这根黄铜棍子的经过,跟赵家平详细的说了一遍。

赵家平一听,胡大海去买个菜,竟然还能遇到这样的好事儿,花七块五毛钱,当黄铜买回了七八斤重的金器,运气简直是太好了。

现在这个年代,金价是20块钱一克,这件金器所用的金子不纯,如果炼制提纯,应该能出四五斤黄金。

不用说文物价值,单纯卖黄金,也能卖好几万了。

“胡叔,我把钱给您。以后碰到这样的东西,您都记得先买下来。”

赵家平说着就要掏钱。

被胡大海给制止了。

“小赵,你要这样我可生气了啊!”

“我那自行车一分钱也没花,是你给我修好的,骑着比以前还要好。”

“按理说,你修好的,那赔偿的八十块钱应该给你。”

“可你这小子又不肯要。”

“那我给你买根黄铜棍子怎么了?”

“张口提钱闭口提钱,还是不是一家人了?”

赵家平很老实的回答:“是一家人。”

胡大海点点头:“这就对了,一家人不说两家话。”

那八十块钱,他要是自己拿了,心里也别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