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高精密加工中心(2 / 3)

这样的效率有些慢,需要提升数控机床的加工精度。

于是在基地中专门划出了一块地区,开始把一些机床的精度提升,获得了相关知识。

这些提升进度的机床已经能够完成光刻机的配件生产。

光刻机的生产组装一下子快了很多。

刘森没有管光刻机,而是投入了新的研究,他要研究生产出高精度工业母机。

只有完成高精度工业母机,才能提升国家整体的工业加工能力。

这样就不需要他一直用金手指改动机床,可以把工业母机生产车的高精度机床提供给其他的制造企业。

国家也需要,他自己的企业也同样需要。

特别是他需要提高制造能力,才能大批量的生产制造卫星和火箭,甚至是空天飞机等等。

不然能力不够全靠有检验的老工人一点点的手工打磨,太费时间。

想要周天卫星铺满太空,还不知道等到什么时候。

刘森运用高精度机床生产出一个个零配件,然后再用金手指再次提高强度和精度,用这个装配出新的机床,然后再次生产出新的机床零件,再次用金手指提高轻度和精度。

这样可以不停的提高新的机床的加工精度,节省了不知道多少的时间。

要知道正常情况是生产出的零件,需要手工慢慢的打磨所有的零件,一件可能需要打磨一十天半个月,等到所有的配件打磨完成,在组装出更加精密生产误差更小的新机床。

这过程往往是半年或者是一年。

而刘森通过作弊,直接把时间缩到了几天,完成一次机床换代。

为什么会用上几天,主要是这不光是零件精度,还要装配**所有的零配件。ωωw.

因此高精度的机床安装完成之后一般都是不会再转移地方,或者是搬迁的。

并且超高精度机床也绝不会安放在经常地震的地方。

只要一个轻微的地震,就需要再次花费不少的时间重新调试。

刘森经过几次的调整,用最新的超高精度机床按照脑海里的设计图,生产出了一个个的新的零件。

这些零件和之前的完全不同。

刘森就在不停的制作,不停的组装着大大小小的零件。

从一开始的六轴联动机床,再到12轴联动中心。

接着又组装出了二十四轴联动加工中心。

跟着三十二轴联动加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