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8章 水镜先生(2 / 3)

未曾准备。仅带了冀州出的棉衣五百套,棉被五百张,赠予书院中的先生与学子们。诸位都是大汉栋梁,得注意保重身体。”

“另外本相已传信至邺城,年后会运各种书籍至书院,助书院建一所图书馆。以后但凡常山书院有的书籍,颖川书院都会有。大汉为常山书院所提供的教学及学习用具,也都会给颖川书院提供同样的份额。”

司马徽与众教习顿时面露喜色,再次郑重一礼:“多谢丞相!”

衣服被子倒还罢了,虽然棉制品刚在冀州普及,导致卖到豫州的棉衣棉被都被炒出天价,但在书院内就读的大多不差钱,还是买得起。

虽然五百套衣服被子价值不菲,司马徽也没太放在心上。

但东方帅承诺的书籍,却令司马徽心中一喜。

在文人眼里,书籍就是知识。

自打冀州改进出造纸术与印刷术,将纸张与书籍的成本降成白菜价。

且东方帅一通操作,利用署名权令天下世家在爱恨交织的心态中将家中藏书交给常山书局印刷出版发行,使得冀州拥有的图书几乎是全大汉品种最全的。x33

听闻东方帅在冀州设立了两座图书馆,一座在邺城,是为大汉皇家图书馆。

另一座就在常山书院。

而只要是常山书局出版的图书,都会被这两家图书馆所收藏,所以这两家图书馆也是天下藏书最多,品种最全的图书馆。

颖川书院虽然也有藏书,但仅限于书院内原有的图书,及豫州各书店能买到的书籍。

司马徽知道,颖川书院内的藏书,肯定是没法跟常山书院比的。

这也是全天下都认为,常山书院要胜过颖川书院的原因之一。

另一个原因当然是因为常山书院的院长胡昭。

文无第一,司马徽也与后世那些校长一样,以自己所在的学校为荣,不认为颖川书院比常山书院差。

这与涵养无关。

东方帅当着众人面,表示日后常山书院有的,颖川书院都会有,显然就是在心中将颖川书院放在与常山书院同等重要的位置。

司马徽与众人当然心情舒坦,不管站在什么立场,对东方帅是不是心怀偏见,也心甘情愿给他一礼再说。

何况司马徽与胡昭一样,只醉心学问及教书育人。

对东方帅的看法较中立,觉得他虽然出身不怎么样,又把持朝政,挟持天子,算是个奸雄,却也是个为百姓办实事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