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7章 兵围许昌(1 / 3)

东汉豫州州治本在沛国谯县,袁绍领豫州牧后,嫌弃谯县遭黄巾军破坏太甚,又离大汉中枢洛阳远了一些,便将州治迁往颖川许县。

或许是他与曹操小时候就穿过一条裤子,也或许是两人某些地方相通过,袁绍也将许县的名字改为许昌。

自中牟撤回来后,袁绍看着各地呈上来的情报,感觉脑门突突直跳。

太史慈、颜良、文丑三将率骑兵自扬州及荆州江夏边缘绕了一个圈,直入豫州。

沿途郡县面对战斗力强大,来去如风的冀州骑兵,根本形不成有效阻拦,只能眼睁睁看着他们赶到轩辕关,与黄忠大军对轩辕关守军两面夹击。

在袁绍赶到许昌时,轩辕关已经被冀州军攻破,同时袁绍也收到中牟被攻下,曹操**的消息。

兔死狐悲之余,袁绍也感觉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轩辕关与中牟都距许昌不远,且沿途没有什么雄关险阻,冀州军打进许昌之势怕是无可阻挡。x33

袁绍想过投降,却又不甘心。

自己四世三公之后,向一个造反起家的黄巾贼、土包子投降?

脸还要吗?

大不了与他决一死战!

可想到曹操败后自刎而死,袁绍却又害怕。

在豫州土皇帝一般的生活,真的太美好,也没有过够。

自己才正当中年呀!

还有大把好日子过,就这么死掉?

患得患失之间,袁绍优柔寡断的性格又体现了出来。

许攸建议他干脆舍了豫州,先取南阳,再伺机渡江南下,攻打荆州。

刘表软弱,只要打下荆州,便可凭长江天险暂时阻住东方帅,再图他计。

郭图、逢纪却不同意许攸之策,舍了豫州,便如无根之萍。

刘表虽然软弱,但帐下蔡瑁、黄祖、蒯良、蒯越、张允、文聘等皆是人杰,连孙坚都曾败在黄祖手下。

且荆州水军异常强大,豫州军又不善水战,是以短击长,如何能胜?

不若令一将死守许昌,而袁绍暂时撤往旧时州治谯县,于谯县聚集全州之力,在东方帅攻打许昌之时,在其背后一击,当有获胜希望。

许攸反驳说袁绍一走,必定令许昌军心涣散,有谁能在冀州军猛烈攻势下坚持得了几日?

要撤不如撤个干净,还能保留实力以图他谋。

三人吵成一团,令袁绍脑袋嗡嗡直响。

许昌离洛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