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抚恤金250元(1 / 3)

一大早,厂长老杨就开会,身为保卫科的副科长,刘光齐也参加了,其实有点凑数。

这次开会讨论的是贾东旭的事。

贾东旭是厂里工人,正式工,四级钳工,却在厂里车间出了事。

如今,贾东旭的岗位空了下来,贾家可以安排个人顶岗。

至于车间的生产,车间主任会进行些安排,对生产指标影响不大。

贾张氏不肯顶岗,坚持要秦淮茹顶岗,秦淮茹也乐意,这次开会简单讨论了下就批了,也没卡着。

而给贾家的抚恤金就有必要好好讨论一下了。

这场会开了半个多小时,关于给贾家的抚恤金也决定了,是250元。

在这个10元都算一笔巨款的年代,250元真不少了。

考虑到贾家如今都是农村户口,厂里每个月也会送些粮票。

……

回保卫科的路上,刘光齐就遇上了易中海。

或者应该说老易就是在等刘光齐。

老易对贾家的投入太大了,不甘心打水漂。

另外,老易的人设摆着,这种时候不多帮着贾家,街坊邻居怎么看他?厂里工友怎么看他?

所以,老易对贾东旭的身后事帮了很多。

来到厂里,老易也为贾家争取更多抚恤金。

就老易的所作所为,不少人都竖起大拇指。

说起老易,就是个老好人,热心肠,正直无私,道德楷模,经常被评为先进。

不管是厂里还是四合院,受过老易恩惠的不在少数。

一个绝户能得到大家的高度赞扬,可真是不简单。

此时,看到刘光齐,老易就连忙问了起来:“光齐,厂里给贾家多少抚恤金?”

“250元。”刘光齐是实话实说,这也没什么好隐瞒的。

然而,老易一听就皱着眉,看样子是觉得少。

“一大爷,真就不少了。”

“你想想,农村大部分人在地里刨食,一年到头的辛苦,能攒下10元的都只是少数。”

刘光齐说着,他觉得易中海心够大的。

说实话,厂里能给贾家个250是真不少了。

“对了,厂里每个月给贾家多少粮票?”老易对贾家的‘关心’真没得说。

“50市斤的粮票,其中5斤是细粮,45斤粗粮,还有2两大豆油。”

“唉,贾家难了。”老易叹了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