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定量减了(1 / 3)

该来的总要来,四九城的定量减了。

在街道办工作的二大妈昨儿个就得了准确消息,而今天一大早,街道办也就挨家挨户的通知。

定量标准首先是城市户口,其次就按人群来了。M.

特殊重体力劳动者的定量是最多的,其次就是重体力劳动者,再就是轻体力劳动者,机关之类的脑力劳动者,大学生,高中生……

3岁以下的孩子,定量也就几斤粮。

如今很多农村闹饥荒,全国各地的城市定量都要减,这也是没办法的事。

其实,就是城里的很多人也日子紧巴巴的,寅吃卯粮,每个月24号发了粮票,25号就在粮店门口排起了长队,那场面叫一个壮观。

随着定量这一减,想在外换点粮票无疑就更难了。

也快中午了,四合院里。

王主任刚走,大院里的人都犯着愁。

就是聋老太太这个五保户都坐在家门口发愁,可想而知了。

而在中院的贾家,贾张氏和秦淮茹都苦着脸。

从事重体力劳动的贾东旭从这个月开始,粮减了2斤,肉和食用油也都减了点。

而贾张氏和秦淮茹都因为是农村户口而没定量。

棒梗的户口随秦淮茹,一样没定量。

如此一来,贾家的日子就更难了。

看了眼秦淮茹,贾张氏虽然没说什么,但却看秦淮茹不顺眼。

当初贾张氏就想让儿子娶个城里姑娘,可贾东旭就不听。

如今好了吧!

事实证明了她张小花是对的。

“妈,要不然和二大爷家换点粮票吧!”秦淮茹忽然说。

大院里十几户,要说定量最多的还是二大爷家。

二大爷在轧钢厂从事重体力劳动,定量不少。

二大妈是街道办的正式工,定量也不少。

而刘光齐的定量更是多。

就是刘光天和刘光福也都有定量。

可以说,二大爷家都有定量,哪怕二大爷家每个人的定量都减了,加起来也还是不少。

所以,二大爷家就不愁饿肚子。

如今,不用说也知道想换点粮票是难了。

“等晚上去换一点吧!”贾张氏一叹。

……

轧钢厂,食堂。

中午吃饭时,几个工友就围着刘海中,都是想换点粮票的。

知道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