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无奈的选择(1 / 3)

中秋之后,武王入朝摄政,他毫不遮掩地告诉朝臣,他要摄政。

此举自然引起朝中各方不满,但是他们谁也无法阻止这件事情的发生,就连范秀,也只能选择退让。

不然怎么办,去捅死武王吗。

要是武王现在死了,西北大军无人统领,胡人又要挥师南下,到时候周氏的天下,估计就真的要结束了在这一代了。

范秀只能期盼他看好的小皇帝能够平安顺利的长大,赶紧到亲政的年纪,到时候武王就老了,太皇太后估计也早死了。

武王摄政的第一件事情,便提起了赋税一事。

他要减税,此举倒是跟范秀不谋而合了,两边先放下了争端,合作起来了。

他们要办这事,自然也有这几年得到了好处的人不情愿,在朝堂上吵的不可开交。

武王这边有正当理由,说都不打仗了,也不会跟先帝那时候似的,隔三差五地修什么宫殿,用钱的地方没有那么多了。

但反对者举例,说这里要修桥,那里要修堤坝,反正用钱的地方很多,国库里反正是没钱。

他们等着武王反驳。

武王把大手一挥,说你们这些没用的东西,老子要把被先帝冤屈丢了官职的人,重新召回官场来,来顶替你们的位置。

于是李家可以重回朝堂,并且他们可以在朝堂上就有位置了。

事实证明,没有好岳父,也可以出头的。

用张珠珠的话来说,“不想自己努力的男人不是好男人”。

李家嫡**边再次来人的时候,个个脸色都很精彩,他们以为的大事,在武王这里,根本就不算什么。

他们说武王这是违逆先帝,就有人说武王这是拨乱反正。

他们说先帝的旨意不能改,就有人说那不是先帝的意思,先帝是被奸妃给蒙蔽了,你是想说先帝把朝臣赶出朝廷的不明智行为,是先帝做的吗。

反正李家是这波争斗里的受益者。

李启不说,他之前就在御史台为官,这次回朝,他没再去御史台,直接去了更重要的吏部任职。

李朴不必说,家里对他有安排。

李竹和李弗二人,他们俩没来得及把科举考完,要授官那不合适。

武王打算过些时候开恩科,这倒不是为了李家,这是为着他自己的名声,要拉拢读书人,自然要给他们做官的机会。

这天早上,景王和王妃,带着儿子来李家赔罪了,王府之前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