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文会(3 / 3)

门学学子,李书,抛砖引玉,献丑。”

众人拍了拍手,以作鼓励,李书在鸿都门学小有声名,还是第一个站出来,光是这份勇气,就值得赞扬。

李书将手伸到木箱中,拿出纸团,展开一看,写的是酒楼。

正是这间酒楼的老板所定的主题。

过了半炷香后,李书提笔书写。

有人站在身旁,负责传诵才子们所写的诗歌。

“夜临灯楼,以观英才。

好酒连连,佳肴齐上。

红绸串联,花灯起鼓。

春风拂面,洛水冰解。

身即好友,上有良臣。

日月交替,汉辉永在。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听完后,鸿都门学学子们当即大声喊道:“彩!”

这可是他们的学生,必须支持。

谁让那些太学的学生天天看不起他们。

况且仅仅是一炷香时间内,想出了这样的四言诗,足以称道。

蔡邕兴起之际还点评了几句,引得一众学子羡慕。

既然有人当了出头鸟,剩下的人也就不再谦虚了。

谁都想被蔡邕这位有名的大儒点评。

此后不断有人上去作诗,尤其是太学生与鸿都门学的学生,你来我往,好不热闹,不断作出诗词。

时间一点点过去,还真有不少好诗问世。

张角从溜达了下来,二楼的人都是老狐狸,年过半百,经过朝堂的磨练,早就活得跟妖怪似的。

跟他们交谈,要有八百个心眼,实在是太累。

还不如在楼下随便找张桌子,吃些点心,喝点小酒。

眼睛在人群中一扫,很快找到了陈德的身影,他现在正胡吃海喝,一人占了一桌,丝毫不在意吃相。

蔡文姬则是被带去了楼中女眷的雅间。

毕竟楼下都是男子,未出阁的女子实在是不适合跟他们混在一起。

“这是府中饭菜不合胃口?饿成这样?”张角走到陈德旁边,调笑道。

“先生,咱这不是在试探这酒楼的菜品如何嘛,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陈德看到张角,想要开口,忘了嘴里还有食物,立马被咽住了,半响后,才缓过来,憨厚一笑。

摇了摇头,张角不在意的笑了笑。

旁边桌子的数名太学学生厌恶的看了陈德一眼,鄙夷的说道:“哼,有辱斯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