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五十四章 学习,研究,奖励机制(2 / 3)

“来讨论一下物价为什么会飞涨?”

“其实很简单,因为经济发展起来后,物价本来就会涨。”有宰相说道,“房地产会带来许多的钱,这些钱被官府用来建设,那建设是不是要招工人?招工人是不是这个市场的需求就高了?继而工人的待遇就提升?”

工人待遇提升,那就是工资提升。

而工资提升之后,其实本来就是意味着物价上涨。

比如餐饮。

食材从哪里来?

种地的。

种地的人都不种地了,去做工搬砖了,那人是不是少了?种地的人少了,成本是不是就上升?一个人需要做更多的活?

那这个人是不是需要更多的收入?才能配得上这个更多的活?

收入从哪里来?卖食材的时候会加价。

那买食材的店家呢?是不是成本增加了,成本增加了,那最后给顾客做出来的餐品,是不是必须得上涨?

“说实话,我府上最近的花销也的确增加不少,不过咱作为宰相,朝廷给足了钱,倒也不差花。”

“最重要的是……本来大乾是把通货膨胀的代价转嫁给外国的。那现在真腊这种地方本来就是小国,通货膨胀转嫁给谁?那不就只能自己承担了?”

也得亏大内阁这段时间休息。

所以这些宰相们能够聚在一起,连着好多天,心无杂念的去研究。

这也让效率提升了许多。

如果一边工作,一边研究的话,效率会低下许多。

而天冷是最不重要的因素。

因为各种柴火管够,所以宅子里温暖如春。

但,商人们可不管外国蛮夷的死活。

只要做好安保力量去镇压那些刁民就可以了。

不少的商人也都开始思考资本投资到海外。

商人无利而不往。

如今,更加宽松的外国显然成了一个资本的好去处。

于是一些在大乾帝国本土有了产业,已经能够坐着赚钱的老板,带着大把大把的大乾乾币,前往外地。

就算是不搞房地产生意。

也是直接挥金如土,直接开始享乐。

各种堪称**的服务都开始应运而生。

…………

与此同时。

不只是杨弘等一批宰相在研究经济,完善房地产模式。

另外一边,张廷和、欧谦、魏正等一众宰相纠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