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0 部长哭唧唧(1 / 6)

>

除了工作时间和固定的聊天时间,秦仁很少看微信。

以前在大学的时候他可不这样。

……

秦仁是从小用qq长大的一代,小学时候和同班同学流行“踩空间”“抢车位”“偷菜”“好友买卖”,都是雏形粗糙的互联网上最潮流的社交娱乐方式。

那个时候,qq等级就是身份的象征,由此甚至出现了各种代理挂qq的软件,在线时间越长qq等级就涨的越快,谁要是有个会员或者黄钻,绝对就是班里的贵族。

而这种对qq的推崇和沉迷,在后来互联网逐渐发达之后,慢慢地就被秦仁这帮逐渐长大了的人所不感冒了。

……

再不久后,秦仁大概高中的时候,微信诞生了。

也不知道什么原因,一时间,等级成为了另一种意义上的“身份象征”。

秦仁个人猜测,里面大概是这么个逻辑:

有微信,代表有手机号。

有手机号,代表有手机。

那时候的高中生有一台手机,一台可以装app的智能手机,多少还是沾点儿牌面。

另外手机一般是成年人的标配,微信曾经红极一时的摇一摇**功能对于未成年而言也是很神秘炫酷的,所以周围也就渐渐达成了“大人用”的共识。

这样的氛围伴随在秦仁周围直到大学。

大学里瞬间丰富起来的成年人的社交世界,让成为了秦仁主要的沟通工具。

微信消息的多少,收发的频率,也成为了自身成分的标识。

经常用微信的人,大概率就是“现充”。

而如果经常用qq,那大概率会被认为是沉迷沙凋群天天和群友击剑的阿宅。

……

综上所述,在大学时因为跟程思云谈恋爱经常看微信的关系,秦仁一度被几个室友各种羡慕嫉妒恨。

秦仁本人最喜欢的,也是每次微信传来的“叮冬”一声提示音。

那代表着他心爱的橙子,又来找他说肉麻到黏湖湖的情话了。

然而时过境迁,现在工作之后,秦仁最讨厌的就是微信铃声,最不爱看的就是微信消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