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 火车跑得快,全仗车头带(2 / 6)

卖了钱也不给你买糖吃,肯定是没卖多少钱。”

谢老抠的小儿子才十岁,他用手捂捂挎兜,里面鼓鼓囊囊的,看样子是装着糖块,他还梗着脖子说:“你没看到别瞎说,俺爹卖了十多张大团结呢!”

人群不由得一阵惊呼,好家伙,那就是一百多块啊,比往年生产队发的都多。

本来今年遭灾,大伙心里都明镜似的,年末肯定要涨肚。

所谓的涨肚,和倒挂一个意思,就是分完口粮之后,社员还得欠生产队的钱。

但是有了这笔钱,就把损失给找补回来了,这些天的辛苦也值了。

一时间,大伙是群情激奋。

赵广定撇撇嘴:“谢老抠,这你还藏着掖着的,谁不知道,大馒头屯就属你家最能攒钱,一个钢镚都恨不得掰成两半花,俺告诉你,要是来了胡子,第一个就先抢你们家。”

谢会计也气坏了,决定回家之后,好好用笤帚疙瘩,给老儿子熟熟皮子。

第二天,社员们就八仙过海,各显神通,都张罗着去收购站卖山货。

有一家人背着麻袋去公社的,也有借用生产队大马车的,这个也是有代价的,得上交几斤精料喂牲口。

等李卫国领着知青去找王队长的时候,几挂大马车全都被人借走了,都是几家合伙用一个。

“那就明天再说吧,不差这一天。”李卫国倒是不急。

可是赵广定却急得跟屁猴似的:“俺二舅又吵吵腿疼,明天下雨就麻烦了,干脆咱们背公社得了!”

下一场雨,土里就好几天不能跑马车。

难得懒汉都舍得下力气,李卫国自然也不能打消人家的积极性。

跟知青们商量一下,大伙也都没意见,这些日子,天天背着麻袋下山,都习惯了,这平道咋滴也比山路好走啊。

说干就干,大伙就聚到知青点这边。

山货都已经晾晒好一大部分,松籽也都从松塔上打下来,一麻袋一麻袋地摆放在生产队的仓库里。

蘑孤木耳的份量都比较轻,主要是女知青们背着。

沉甸甸的松籽,自然留给剩下的男同志,大伙或背或挑,很快就全都武装起来,最后一瞧,仓库里还剩十几麻袋松籽呢。

这个只能明天再跑一趟,这些日子采收的松籽确实有点多。

十几名知青,再加上赵广定和李卫国一家,排着长长的队伍,浩浩荡荡出发。

就连李小梅,都背着个小面袋子,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