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2章 官场另类,济济一堂(2 / 6)

漫山遍野的葡萄园,给北川县贴上了葡萄酒之乡的美誉。

必须得说,赵勋是官场经营的一把好手,而且很擅长回报家乡,他跟朝官交好,他是陛下的红人,他跟朝官们说了,反正官场也是需要酒的,用妖族的酒不太好听,还是得用人族自己的好酒才合乎圣道,小老儿家乡北川,盛产优质葡萄酒,不如官场采购吧,一方面官场有酒可用,另一方面,北川三十万百姓因此而有个生计,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

这说法,连陛下都不能反对。

北川酒渐渐成为官场接待酒,品牌擦得贼亮,财源滚滚而来。

京城少有人知道,赵勋所说的,惠及北川三十万百姓这话有点水份,真正惠及的,是他赵家以及跟赵家关系密切的上万人,占人口绝对比例的普通百姓,别说在这场盛宴中占上一份,连点油水都见不着。

普通百姓被赶到了北边。

南边花果山,北边沼泽地。

曾仕贵在临行前就跟林苏介绍下,北川北边沼泽地,那是跟昔日海宁江滩一个级别的地儿,但到了地界之后,林苏还是觉得曾仕贵留了点情面,这地儿,实话实说,真的比不上曾经的海宁江滩。

海宁江滩只要不是洪水季节,地好歹是干的。

这里,地面整个一个大泥坑,但凡有点干的地面,全都搭建了茅草房,茅草房屋前屋外,全是水坑,看得见的水坑还好办,只要不瞎就能绕,关键是那些长点小杂草、看似实地的地儿,下方兴许就是沼泽,一个不小心,一脚踏上去,哧熘,人不见影!

曾仕贵告诉林苏:这里啊,可能也就一宗好,孩子挺乖的,到处乱窜的孩子们,几乎全没了……

这冷幽默林苏表示笑不出来。

前面是一片树林,那是三十万居民最主要的聚居点,沼泽区嘛,最大的威胁来自于脚下,长草的地方不保险,但长树的地方比较保险,大树都能生长,下方肯定有硬地,于是,居然都聚居到了这树林里来了,树林外围,有限的几块地,他们种上了庄稼,连田垄都舍不得留。甚至连路都舍不得留。

他们就在庄稼的间隙间步步走向聚居点。

“这里有多少人?”林苏问。

“这个居民点是最大的,从这山到乌潭,总共住了三万三千户,大约十三万人。”

“他们靠什么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