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七章:殷末箫入儒门法宗(2 / 3)

,唯一的缺点……

死罪有点多。

对先天人的要求远比对寻常儒生更严格。

越是身居高位,限制越多。

与绝大部分派门的律法完全相反,先天人犯错罪加一等,若是掌权者,则要再加一等。

儒门法宗也有儒门中人犯法罪加一等的条例。

注解也简单,三教先天,享有比寻常人更多的资源与权力,更高的地位伴随更多的责任,严以律己方能严以律人。

犯法,该偿命偿命,该下放下放。

《至衡律典》中有规范的上升路线,律法越严格待遇越好,不论俸禄还是武学。

只要安份守己,理论上可以保送太初成就,成套的武学更不用担心看不到前路,除非真的天赋差到无药可救,然而只要积累足够的功绩,总部这边可以协助进行洗经伐髓。

空穴来风,儒门位列三教之首不无道理。

殷末箫也在其中看到了前路。

加入儒门能够为天下苍生做更多的事,三教法宗同样不是花架子。

不过,等殷末箫回过神来,已是数日之后。

“这几日有劳尊驾。”

他正欲起身致谢却被蔺重阳拦下,茶盏中的温度与数日前相同,仿佛时间曾在那一刻停止,随着他回过神重新开始流动。

“该道谢的人是我才对,这三分薄面,看来还算有点用处。”

“尊驾过谦了。”

“儒门法宗方面会遣人与先生对接,往后,还要有劳先生为内务费心。”

“自当如此,不敢称有劳。”

“哈。”

“不知尊驾是否方便,我有一些细节,想要请教尊驾。”

“先生请。”

“详情听说……”

殷末箫的问题有部分受时代局限,但他比袭灭天来能理解蔺重阳,理解,而非了解,两人的意识形态很契合。

虽然在细节上同样存在分歧。

蔺大剑皇不说杀业滔天,那也是满手血腥。

遥想他年轻时,毕竟走过以暴制暴的道路,以杀救世,以杀护世,以杀血仇,如今勉强能说一句修身养性。

只要将众人团结在同一面旗帜之下,对蔺重阳而言便已经足够,其他方面,只能说边走边看,因为人都是主观的生命。

而且,殷末箫也不是完全不认同,至少他面对那些问题时找不到更好的解法。

宏观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