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四章:就你要天下大同啊(2 / 3)

静的看着坐在对面的幼童,继续开口:

“汝需要提前明白一点,那便是汝当下所能够看到的,甚至,汝能够听到的,皆有可能是吾想要让汝看到或听到,而非是出自汝本心。”

再次出口的话语,就已经是纯粹的提醒了。

与之相应,素清阅接下来的态度,也从「先生何以教我?」变成了:“请前辈教我。”

很显然,前辈不是在逗他玩,而是在敲打他。

因为取得的成就非比寻常,远超同辈,对他而言根本算不上什么,从来到这个世界开始大家就不在一个层面,远超前辈才是真正的天才。

周遭除了外祖父外,没人能与他相提并论,他与那些小屁孩也玩不到一起,更聊不到一起。

久而久之,他心中便会产生名为傲慢以及自大的情绪,对待一些事情也会开始想当然。

天才自然会有一些专属的特权。

不过,这种情况只局限在文、素两家。

“哦?想学什么?”蔺重阳看着面前的幼童。

声虽稚嫩,却极为坚定:“天下大同。”

得到这样一个答案,说实话,不算意外,但蔺重阳对此也不满意。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礼记》中记述的天下大同,人人友爱互助,家家安居乐业,没有差异,没有战争,是前人给后人留下的崇高理想,也是仁的最终归途。

就如同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

使人复结绳而用之。

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道理相似的还有:古之人,损一毫利天下,不与也,悉天下奉一身,不取也。人人不损一毫,人人不利天下,天下治矣。”

蔺重阳道述的这些内容,素清阅早先都在典籍中看到过,儒学,多读书是基础中的基础。

对于天下大同,他更多的还是憧憬与向往。

倒也正常,比如道门那边的高人,大多都是小国寡民的亲身实践者,在山中清修,互不打扰。

不过接下来的话语,让素清阅陷入沉思:

“人是有思想,有意见的生命,每一个生命的思想与意见皆不相同,每个人的追求亦不相同。

即便你能够让这世间的生命,皆生活在相同的规则与制度之下,也不过是另一种畸形的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