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三章:凌绝顶与金子陵(2 / 3)

走到这一步还没有兵解。

就已经很能说明问题了。

凌绝顶摇了摇头:“无需讶异,若用剑者的思维来看待他,很容易使自己陷入误区之中。”

用固定思维来看待事物,得到的结果,必然是片面的。

就比如,一名剑者挑战天下,绝大多数人都只会关注这名剑者的境界,以及过程中的打败了多少对手,有没有与那些传说中的人物交过手,真正去关心背后可能带来影响的人,少之又少。

当思维转变,眼前所见,即为全新的天地。

金子陵稍作思考,仍不是很能理解。

并非是他不够聪慧,也不是因为他阅历不够广泛,而是非常单纯的,两人看待事物的方向不同,角度不同,所得亦会有所不同。

简单来讲,便是来自于时代的局限性。

既然心有不解,他也不介意直接开口请教。

“怎样的误区?”

“若将他当做一名剑者,那自是天下间最一流的剑者,无人能出其右,你在他身上,几乎看不到任何缺点,所谓天下第一剑,虽是阴差阳错,却称得上一句实至名归。”

一如昔日,凌绝顶并未掩饰,自己对好友的了解与欣赏:

“不过,这些皆是其他人的看法,他本人虽以剑承道,却非是一名剑者,最少不能称作是常规的剑者。”

话虽这么说,但这样的剑者,其实与凌绝顶心中理想的剑者,亦相差不远。

他与金子陵的相似之处在于,两人皆是靠眼缘为人铸剑,人生难得一知己,为好友铸剑,无需计算代价。

两者的区别在于:

金子陵乃是适才锻剑,希望使用他所铸之剑的剑客,能够通过与自身契合的剑器,将自己的剑法发挥到极致。

名剑在手,身、心皆与剑融为一体,如失应机,霆不暇发,电不及飞,方为剑之真谛。

凌绝顶在这方面,则要更广泛一些,他希望自己所铸之剑,能够帮助剑者,在心、技、道等各方各面,皆成为一流的人物。

修剑,永远离不开修身。

不同的理念,导致两人关注点亦有差别。

金子陵轻叹道:“难得见你这般推崇一个人。”

“为众人抱薪者,不可使其冻毙于风雪;

为苍生治水者,不可使其沉溺于湖海;

为当下奋斗者,不可使其淹没于尘埃;

为未来奠基者,不可使其从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