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二章吕不韦:我就提个意见,就知法违法了?(2 / 6)

乎所有的大臣们,都是纷纷反对。

事实上。

是他们不晓蒙武、白淑、王翦三人之能?

非也。

这些年来。

自武安君故去。

蒙骜、王龁等人亦随之老去。

秦军的大任,的确是朝着王翦、白淑这些年轻一代的秦将之上倾斜。

而他们。

也的确是表现出了能抗住秦将下一代重担的资质和可能。

然而前番,攻东周、西周、阳城等战,在众大臣看来,却不过是小打小闹。

虽然于秦国同样重要,却并无任何的难度。

也正是如此。

此前便是白淑得授一小小的左庶长,便为群臣所阻,正是因为此理。

然而此番。

直面攻魏、攻赵,却无疑是两次硬仗。

白淑这些年轻一代的秦将,或有才能,却未免经验不足,未历得大战、硬战。

自然不受信任。

反观蒙骜、王龁等老将,自然比之白淑等人,更加可靠。

当然了。

更多的。

还是某些不可言说的理由。

个中博弈,自然不能摆于明面而言之。

于是乎。

由右丞相吕不韦带头,众卿皆恳求嬴子楚这个秦王,收回王命。

攻魏、攻赵一事,当由老将蒙骜、王龁领衔。

但是,在嬴子楚这个秦王、以及嬴政这个太子早已经决定好的事情。

便是群臣坚持,又怎能因之而改变?

持续三日的劝谏。

最终以坐罪流放者三人,刺青徒刑者两人,降职罢免者五人,杖责者十七人为结束。

而很有意思的是。

这统共被降责者二十七名秦臣中,有十三人曾为吕不韦之门客,另有十二人也和吕不韦或多或少的有些关系。

换而言之,这些被降罪的大臣中。

大部分的人,皆为吕不韦门下。

一时之间。

随着嬴子楚施以重罚。

便如当头棒喝。

吕不韦自然是识趣的闭嘴了。

而吕不韦这个牵头之人都是偃旗息鼓了,至于其他的大臣们,自然也没有了再坚持的意思。

毕竟。

便连人家王龁、蒙骜这两位正主,都没有说些什么。

反而对于嬴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