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驱虎吞狼(2 / 6)

等,仍有带甲之士,三十万众。”

“反观赵国,武安君尽没赵卒四十五万于长平。昔日可独抗大秦之赵国,虽得三载之生息,带甲之士,不过二十万余。其东百里之地共十数城,为齐所据;其南二百里共三十城,魏、楚两国尽而吞之;便是其北地,故以燕之弱,尚垂涎欲滴。”

“今赵尚无独抗魏、齐、楚其一,病虎也;其身难保,何以抗得魏、齐、楚之恶狼?”

事实上。

范雎的话,自然是有几分道理的。

自长平一战后。

赵国主力,尽为秦军所屠戮。

邯郸一战后,更是直接灭国。

自函谷关之战后。

虽在赵臣李牧、乐乘、庞煖、司马尚等人的支持下,得以复国。

然几经毁灭性的打击。

原本可列国之为,可独抗大秦的强赵。

早已成为了历史。

三年生息,在近乎穷兵黩武一般的发展军备之下。

赵国勉强恢复了些许国力。

然而。

趁着赵国疲惫之际。

魏、齐、燕等本就和赵国不睦之国。

自然是不能放过这个痛打落水狗的机会。

在此三年间。

大举攻赵。

吞没了赵国大片领土。

此刻的赵国,用屋漏偏逢连夜雨来形容,却是再合适不过了。

虽有大将李牧、庞煖、乐乘等勉力支撑。

然而在四面受敌之下,已是摇摇欲坠。

在如此的情况下。

自身难保的赵国,又怎么可能如同白淑所说的那般,帮助大秦暂时顶住来自列国的压力呢?

听得此言。

白淑没有丝毫犹豫。

缓缓起身:“赵灭而复国,便如破后而立,破茧成蝶。”

“赵君卧薪尝胆,励精图治,有如昔日之越王勾**;赵臣兢兢业业;赵人万众一心。虽其兵弱,然其同心,其利断金。”

“故病,若辅以良药,大病初愈,便有如饿虎;虽狼众,以虎病而欺之,可挡饿虎也?”

“蚌方出曝,而鹬啄其肉,蚌合而箝其喙。鹬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蚌亦谓鹬曰:“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鹬!”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禽之。若秦赵而盟,赵复强,必奋力而夺其所没之土。列国纷乱,鹬蚌相争,独我大秦以渔翁而得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