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六章:君无戏言(3 / 5)

返虚 拂弦 1869 字 8个月前

他想要几个素日关系要好的同僚帮自己说几句好话,救自己一时急难。然那几个同僚一看风头不对,立马撇清关系。

使得他,孤立无援。

而菰晚风仿佛有意如此,开始在大殿上闭目养神。

时间就那么一点一滴过,起初众大臣还忍得住。到后面就慢慢不行,各种奇奇怪怪的姿势都有。

或夹紧,或扭捏,不一而举。

但无论怎样,就是没哪个打断王座的人假寐。

但时间久了,这事哪有个头。

首先撑不住的就是卓侍郎,他本身没有多少修为傍身,也无多少真才实学。只不过靠着父亲卓天放的关系,轻轻松松捞了个礼部侍郎当当。

实际礼部每日要做些什么他全然不知,就每天往礼部跑一跑,喝几杯,日子就算这么过了。

礼部下面不是没有人抱怨,而是胳膊拧不过人家大腿。

事实上,欲海天的每个体系都差不多。都各有各的派系,各有各的倚仗。如卓侍郎,倚仗的其父卓太傅。

卓太傅,则倚仗的是勇王的启蒙恩师。

虽然不在朝堂多年,可过去多少年的积累,怎么也能卖动三分薄面。

要说卓太傅学问有多好,那多少是有点实学。不然不会选去给皇子启蒙,可要人品有多好,那就见仁见智。

除去这弟子三千,他过去不是没教过人。但出了卓府,就从来没有一个弟子再往回走。

据说,羞于启齿。

也有说,卓太傅很严。

其教学方式也很朴实无华,不听话的,骂。还不听话,一耳光甩过去。再不听话,罚站,不许动。

今天是一泻千里,还是屎尿横流,全凭造化。

但这些都被卓府瞒的严严实实,不是有几个胆大的学子说了出来,外人无从知晓。各家的学子,大多惧其严苛怕家里蒙羞,故每每隐瞒。

也正是如此,知道的人不多。

或者知道,碍于颜面也忍了。

直到后来,消息传到灵婺园,官居太傅的他才会被调离瑞锦宫。

卓太傅自觉颜面有失,求弦不樾看在他年事已高的份上许他辞官归隐。

弦不樾本来不想轻易放过,转而想到闹开了对勇王影响不好,便允了他。

就这样,这些年他一直在家教人读书打发时间。

三千学子,便是这时候开始的。

欲海天会来读书学习求取功名的,大多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