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加更(2 / 3)

“嗯。”

旭哥用力点头。

经过一年半的读书生活,旭哥在王家过得如鱼得水,王家人会教孩子,旭哥也逐渐恢复了往日的活泼可爱,眼里恢复了明亮的光彩,不如以前话多,遇到熟悉亲近的才和你多说几句。

小舅舅说,男儿话少些有好处,谨言慎行。

李家教养很严格,六岁就要搬去外院教导,不能在母亲跟前撒娇玩闹了,举手投足要像个小大人一样彬彬有礼,接人待物就要周到谦逊,不然会被训斥。

旭哥和许阳还有同族三嫂七嫂的儿子在一起读书,没有小厮照顾,都要自己干。

衣服有人洗,饭菜有王家提供,平日里起居就靠自己,锻炼自理能力。

李家都是习武,未来要上战场的,对独立能力要求比较高,儿郎一般都是八岁给小厮,读书不让小厮跟着。

和旭哥一起读书有几个同龄人都是李家宗族的,这次机会就先给了英烈子女,众人都服气,没有怨言。

>

嫡出只有旭哥去读书了,剩下都是从族里选出来的苗子在王家读书,大家都很感激嫡出,有好事第一个先想着族里。

这也是李家特别团结,家风清正的主要根源,嫡系从不吃独食,有好事先考虑族里其他优秀儿郎,主动给机会,年轻一辈都在长辈心里隔着,有机会不会落下谁。

王氏这个宗妇很得族里认可敬佩,女眷儿郎们都听她指挥。

对李老大这个大伯多半是敬畏,孩子们都怕他,像老鼠见了猫似得,有事也是先求王氏和李玉,有些怕他们父子。

李家孩子犯错了是真打军棍,打完了还要罚,不疼记不住教训。

第二天李老大忙去了,王氏带着旭哥串门去看妹妹,去魏家也有事要谈。

夫妻一体,李老大在前头搏命,王氏在后头为他做好人情往来,各个世家这块人情走礼要联络起来,机会就是一点一滴争取来的,天上也不掉馅饼。

这些日子李睿李曦他们都忙的脚不沾地,耿力是杀了,消息已经传回京城了,新帝震怒,却不敢再派人过来要岁供。

岁供去哪了不知道,夜王也一推二五六打太极。

李老大和几位将军重新部署番地的防御,与此同时李家军旗升了起来。

之前接手这支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