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6章 别逼的我把一切都推倒重来(2 / 3)

帝国第一驸马 天香瞳 1089 字 2023-02-15

可他突然支持了自己。

关宁也大概能猜到原因,杨素这样做无非是顺应大势,为世家贵族保存血脉,怕被关宁一刀切的砍下去。

而高廉却没有顾忌,他认为不管谁是掌权者,都离不开世家贵族的支持。

这么说来也没错。

百年王朝,千年世家。

这可不是一句空话。

勋贵集团占据着绝大多数的资源,包括财力物力也包括人。

其实人才是关键。

民间有言,穷文富武。

其实这话并不完全对。

在这个时代,读书是一件很奢侈的事情。

穷苦人家通过改变命运依旧是一件很难的事情。

而世家贵族子弟则是能够享受到最好的教育资源,形成庞大的士族群体。

这种情况在隆景帝时期尤为明显,只需看国子监即可,十人怕是只有一人出自寒门。

这也是关宁日后要解决的问题,当社会资源出现严重不公时,动荡也就开始了

思绪闪过。

关宁又看向了另外一个人。

此人年近五旬,带着一种儒雅之气,他名为历修,曾也是内阁大臣,重要的是他的身份,出自儒家。

本来朝中还有曾跟关宁走的很近的梅党,以吏部尚书卢照龄为魁首。

可正因为他们跟关宁走的近,在关宁起兵后,都被隆景帝处理撤职,不少人还受到了清算。

其他还有几位朝臣,都是曾在朝中有影响力的人。

虽然不多,但几乎代表了全部。

费田是废帝遗留的人。

薛怀仁自不用说,他代表了大部分文官。

杨素则是世家贵族的代表。

历修是儒家出身。

公良禹算是关宁的嫡系。

五人也就形成将来的朝堂格局。

关宁目光掠过每一个人,随即开口道:此番大康经历巨变,当务之急是稳定朝局,尽快恢复秩序,大康已经经不起折腾了,想必诸位能明白孤是什么意思。

还未正式举行登基大典,关宁没有以朕自称,这方面他并不在乎。

公良禹率先开口道:依微臣之见,您应当尽快举行登基大典,正式即位,可安朝局,可安民心,毕竟国不可一日无君,也代表着万象更新。

登基大典是要尽快举行,但在这之前首要处理好先帝的发丧事宜。

这时历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