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解决蝗灾 煤炭问题(2 / 3)

走海路,其他地区能走水路就尽量走水路,陆路以后也会慢慢缩短路程的!”顾横答道。

“那油,盐,大蒜等用来干嘛?”顾炎武也忍不住将心中疑惑说出。

“用来做美味的油炸蝗虫,然后卖给附近没有蝗虫的地区的有钱人,他们会很喜欢吃的!”顾横解释。

刘芳也跟着补充道:“眉儿说得没错,北方很多有钱人都还是能接受油炸蝗虫的!”

而顾横见这件事解决的差不多了,便不再说这件事,继续问向刘芳道:“阿芳,山西的情况如何?”

“山西因为多山且土地贫瘠,所以每年的粮食产量并不多,而且主要以玉米为主。不过山西盛产葡萄。另外山西百姓利用“火井”上开的小口就足够日常生活做饭用。还有在山西,煤的使用已经很普遍,不仅煤块大,还易于燃烧,火力持久。

“一来,葡萄可以用来酿葡萄酒,会受到欢迎的!二来,这个煤也可以秋冬运输到其他地方,甚至包括海上其他国家,也会挣到不少钱财的!”顾横在刘芳介绍完情况后,建议道。

顾横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顾横突然想到此时欧洲的煤还没有山西的煤好。

“葡萄酒是个好酒,我们自己制作葡萄酒,只要味道好,倒是不错。另外把煤还运到海外去卖,估计确实会卖不少钱。”刘芳分析道。

顾炎武认真倾听了一段时间后,也道:“我大明北京城作为京城,虽然没有南京的气派,地方也没有南京大,但是人口并不少,而且官员和官兵居多。”

“另外北京不像南方乘轿子,因为我大明有规定,只有三品及三品以上的官员才有资格在京城坐轿,其余的大小官员只能骑马代步。因此北方大多数朝廷官员不得不骑马。”

“只是很多文官骑术又不行,必须得在两边配随从防止他们从马上摔下来。但是冬天北京城里十分寒冷,那些骑**官员更需要暖暖的手炉和上好的碳或煤球。还有北京城里各个官员的家里一般有火炕,火炕也是要大量的煤或碳的。”

“所以,我觉得我们不仅可以将煤运到海外和其他省份,还可以大量运到北京城。另外,北方的一些省份有很多树木,我们还可以烧制很多上好的无烟木炭和一般木炭过来。”

顾横听了,知道顾炎武说的没错。据顾横在史料中看到,北京的天气确实寒冷,比同纬度的欧洲要冷的多。

但在大明,不像现代可以用空调或电炉子等取暖,只能靠木炭来取暖。明朝北京城可是有上百万的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