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5章 悠悠重口(1 / 3)

这些平日里享受着优渥待遇,被所谓的正臣保护着的士子,今天算是遇到了克星,方二收拾起他们是一点儿都不手软。

锦衣卫盘问出家世之后,立刻就会有快马奔向南京国子监去核实身份。

凡参加过乡试的士子,在那里留的都有档案!

家住哪里,有几口人,有多少地亩。

虽然在登记造册之时难免会有隐瞒,但方二要的也只是个参考。

比如,家中有田百亩,到了方二这里,便直接给他放大十倍,变成了一千亩。

即使这样,也只会比实际情况更少。

毕竟士子不用缴纳赋税,有大把的百姓投献。

举个例子,正常的百姓缴纳赋税可能是三成,但投献之后,只需要给这些士子缴纳两成收入即可,平白的省下了一成的粮食。

而士子收了这两成粮税之后,是一粒都不会交给朝廷的!

这些,便是他们考取功名之后的,额外收入。

也因此,导致了范进中举那种,考到七老八十在还乡试中厮混的读书人。

即使做不了官,但只要能考到功名,便会一朝出头,受万民供养。

很快,便有查实了身份的士子被重楼带到方二面前。

公爷,此人周德远,绍兴人士,家中有田五百亩,乃是崇祯三年的举人。

方二微微点头,坐在一口空箱子上,看着周德远道。

五百亩,加上投献的土地,本公就算他五千亩好了。

崇祯三年,到现在,刚好十年整,让他补足了这五千亩田,十年应缴的赋税!

周德远听到这话,整个人都愣在了那里。

五千亩田,按照田赋,每年要缴纳千石粮,十年,便是一万石!

按现在的粮价,几乎要三四万两银子!M.

好一会儿后,他指着方二歇斯底里的吼道。

光天化日之下,你、你、你们这是在抢劫!

难道朝廷就一点都不顾忌这天下的悠悠众口了吗?

方二冷笑一声,指着头顶的那弦弯月道:来,看清楚,现在是夜里,所以,不存在什么光天化日的。

而且,悠悠众口,是谁的口?是这天下百姓的口,还是你们这些士子的口?

当真以为你们这些书袋子就比普通百姓高贵了不成?

还是说,你们这些整天把家国天下挂在嘴上的人,实则想的是换个主子继续富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