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 与赢国开战,进行沙盘对决(1 / 4)

张学铭提出这个看似疯狂的想法。

主要取决于几个因素。

首先第一个就是士兵们的情绪问题。

要知道,在之前的几场大战中,无论是和阎桑交手,还是和小鬼子的生死搏杀,

不管是中高层,还是普通士兵,他们都十分清楚,他们是为了自己,为了国家的未来。

正因为如此,奉军才能在绝境中发挥出恐怖的战斗力!

但问题是,如果是在殴洲客场作战,张学铭又该如何向士兵们解释这次远征意味着什么?

退一步讲,就算能强行压制住士兵和军官的抵触情绪,

可要是铧国民众也强烈反对出国作战又该怎么办呢?

要知道,如果你想要出国作战,必须要做出决定性的战略改变。

再退一步讲,民众的抵触情绪也暂时搁下。

要是铧国参战,光是第一批奉军要派遣的先遣部队,就至少需要五十万人。

而眼下张学铭麾下的精锐部队数量最多也就是六十万的样子。

真要派出去的话,张学铭的家底就会被掏空。

无论如何,张学铭那都不会允许这样的事情发生!

更重要的是,单论军事装备。

无论是张学铭的第一方面军还是第二方面军,都无法与西方列强的机械化部队相提并论。

对于西方那些工业发达的国家来说,今天一门重炮被毁,那么明天就能生产出三门新的重炮。

只要后勤不断,西方势力就能够源源不断的制造出精锐的步兵师。

也正是因为这种恐怖的后勤能力,西方国家的将领们,对于军队的战术配合并不是很重视。

而是一味的追求大规模的战略战役。

所以这也导致了赢国和高炉联军遇到擅长战术配合且士兵素质极强的汉斯军队时,

这老哥俩就彻底傻眼了。

但是张学铭的部队不一样,奉军的重型装备都是高价买来的。

这些堪比黄金的的玩意儿,用坏一个就少一个。

久而久之,各级指挥官也都被迫养成了战术层次指挥的风格。

只有这样,才能把士兵和装备的消耗降到最低。

军事层次上面的指挥?

张学铭的这句话让众人更是一头雾水。

参谋张晓的语气也变得不确定起来:

“但问题是,就算我们的军事指挥能力再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