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八章 攻城之战(上)(2 / 4)

大明求生记 拉拉袖 1589 字 4个月前

城,早在一月前,章顺就接到父亲的家书,定在十月二十日发起收复东胜卫,要求章顺把早就写好的一篇战前战报同时同日登出来造势,想要提醒朝堂上的哪些人,鞑靼铁骑不可怕,只要发展科技才是强国之根本。

标题为《收复昔日故土东胜卫今日打响第一炮》据本报特约记者一枝花来自东胜卫的报道:“随着延绥副总兵张安的一声令下,我朝万余延绥军在平安伯带领乡勇的配合协同下,今日正式打响了收复大明故土东胜卫的攻城战,大明的勇士们,冲锋杀敌啊,自古好男儿保家卫国戍守边疆,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军歌应唱大刀环,誓灭胡奴出玉关。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

最后又添加了王昌龄的出塞诗“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骝马新跨白玉鞍,战罢沙场月色寒。城头铁鼓声犹震,匣里金刀血未干。”

什么叫做煽动,可惜明朝人还不明白报纸舆论对民众的威力有多大。自从报纸诞生起,坊间就出现了一个新的职业读报人。这些读报人不光是读报,还帮着解释事态发展的动向。着实吸引了众多酒楼茶楼饭庄的掌柜们,原先哪些说书的也改成了先读报后吹牛。经过这些巧舌如簧的解说,往往会把某一件看似平平无奇的小事,变成蜿蜒曲折,情节一波三折的故事。要不然这些人吃什么?真的是靠嘴皮子求生。单口相声就是从此时兴起的。

这一篇文章就是要带动民众的血性,让百姓知道大明目前最大的威胁来自外族鞑靼,制造紧迫感及民族国家意识的觉醒,也让庙堂上的朝臣们明白不是平安伯好斗,而是鞑靼铁骑到了家门口,不得不奋起反击,还座实了是朝廷出兵,平安伯只是协助,出点钱财而已。特别是“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就是说虽然平安伯只是一个虚位封号,跟庶民一样,却不敢忘了家国,所做的一切是对还是错,还需时日才能评判。这就是说给自己开脱掉私自拥兵,私自攻打发起两国战争,私自占有领地,私自代表大明皇权,为接下去的进一步操作合法性做铺垫,等攻下了东胜卫后,看朝庭跟不跟认不认。如果朝廷派兵守卫,那么以上的所有罪状就不成立,反过来朝廷不认可的话,章子俊也有能力守住东胜卫,就是说东胜卫不是大明的领土和辖地,可以考虑搬家建国了。

想必朝廷不会糊涂到这个地步,所以说章子俊是为自己开脱掉所有的大逆不道及罪状。朝堂上的人难道看不明白,不知道平安伯的用意?跟古代人玩这种小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