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章 危机(九)(1 / 4)

大明求生记 拉拉袖 1567 字 3个月前

京城中突传朝廷查封《大明时报》,不到一日,内廷禁卫进驻报社,把工人全部扣押起来,原因是《大明时报》刊登了一篇文章说是庆云侯周寿家人周洪,寿宁侯张鹤龄家人杜成、朱达等人,倒卖边关定边、盐池两地盐引,此辈名为买补残盐,实侵夺正课也。所得盐引没有折银上交有司。就是这么一篇文章,惹恼了张皇后。不想就是这篇文章,却引出了不光是边盐,还有倒卖长芦两淮盐引。户部尚书韩文又上言道:“臣等闻之惊愕无措,惟前项引盐,先帝虽尝准令纳银,随场买补,后因廷臣论奏寻复,罢止。这样下去遂使盐法沮坏,商贾不通。然则成先帝欲为之志,复祖宗不易之法,不有在于今日乎?臣等复睹诏书,除已支买外,其未支掣者,悉皆住支还官。今所谓已纳价银者,即系未支应该住支之数,所谓给与引目者,即系未掣应该还官之数也。若未纳价银,则先帝已有成命,停止固不待于今日矣。迩缘登极,例有赏赉,而帑藏空虚,计无所出,姑从众议,遣官分行各处,变卖盐课,以备支用。内外臣工人等,亦皆延颈跂足,计日沾赐。今又听二家买补,则商贾如旧,不行盐课,何从变卖?将赏典终于废格,而付之空言矣。且寿宁侯等姻联戚畹,禄享万钟,不为不厚,如前引盐失之未足为损,得之未足为益,何独需求无厌?使先朝之志抑郁而未宣,今日之诏废格而不行耶?伏望宸衷独断,不惑群议,仍如臣等初拟,遵依先帝诏旨,将周洪、杜成、朱达等节次奏买引盐未支者,即与停支,已支未掣者,悉皆还官,则陛下继述之孝,可垂裕于无穷矣。”ъΙQǐkU.йEτ

户部尚书韩文噜噜索索说了一大堆,其实就是一句话,照这样下去,先祖制定的盐引稞税终将废格,今日是边关盐引,明日是长芦两淮盐引,后日是全国乃至天下又能怎么办?那么大明的盐税就废了,不行啊,要退,悉数归还出来。

朱佑樘一看又是寿宁侯惹出来的祸,很不开心,按道理因该对庆云侯、寿宁侯作出处罚,就当要包庇也是死罪可免活罪难逃,最低降爵免封是必然的,可是经不起张皇后的枕头风一吹,就把怨气撒在了《大明时报》上了,你不报道就没有那么多的闲事。

此时的《大明时报》正在报道历年来鞑靼侵边,大明所受的损失,为平安伯抵御鞑靼侵边造势。自洪武起,有哪些人是奸臣、乱臣,又有那些人是为国为民的忠臣,还有那些人为大明做出了实际的贡献。这就是评价啊,时报虽然不是修书实录之类,可也是能留下文字的地方,而且传播又那么广,万一报社把自己的先人定调为奸